郭晓雯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耕文明农业文化农耕农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职业教育》《丝绸之路》《农业与技术》《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阶段甘肃农业文化发展对策思考研究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郭晓雯 
2022年校列项目《富民兴陇案例融入农业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XL-2-7);2021年甘肃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农耕文化融入农业类专业育人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021—szkt65)。
【目的】研究甘肃农业文化,以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为富民兴陇,建设美好幸福新甘肃提供现实发展依据。【方法】以甘肃农耕区为研究对象,采取观察、访谈、问卷、文献法等方法,了解到甘肃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结果】“十四五”期间...
关键词:甘肃 农业文化 新阶段 发展对策 
秉承农业传统精髓立足地域谋发展——甘肃农耕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的调查被引量:1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郭晓雯 张红玉 
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YB154)地方特色农业文化调查阶段性成果。
甘肃大地历经了漫长的农业发展,到如今依然以种植农业为支柱产业。通过对生活在甘肃12个地级市56个农耕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和中专职高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研究甘肃当代农业发展状况,农耕文明衍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农耕文明 当代 和谐 传承与发展 
历史视域下甘肃传统农耕文化和谐性研究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4期58-60,共3页郭晓雯 
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YB154)阶段性成果。
甘肃大地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提高,还有衍生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轻浅到厚重的发展轨迹,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方面的和谐上。探析甘肃传统农耕文化和谐性旨在找到甘肃文化可以...
关键词:农耕传统 和谐文化 乡村振兴 甘肃 
论农耕文明演进中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7期173-175,共3页郭晓雯 张红玉 
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YB154)。
中国在农耕文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的精粹,这些优良的经验和传统不仅助力了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为保证人口增长繁衍提供了物质保证,还孕育了中华优秀传...
关键词:农耕文明 农业文化 优良传统 
地域为经 农业为纬《诗经》中的陇东农耕文化图景剖析
《农村科学实验》2020年第4期94-96,共3页郭晓雯 
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农耕文明和谐视野下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YB154)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从《诗经》篇目有关农业内容为出发点,以周先祖迁徙,在豳地包括今天甘肃陇东地区的黄土地上发展农业的史实,探寻周先祖在豳地发展农业的功绩,从当时农业生产的图景描绘中,研究中华农业文化传承性和民众勤劳坚韧的精神气质,为新时期...
关键词:农业 豳地 诗经 文化图景 
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适宜土壤
《甘肃农业》2018年第8期40-43,共4页郭晓雯 张红玉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课题"线上线下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2017A-201)";甘肃省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17-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化传承不仅可以实现个体的价值理性和道德品性的良性成长,也可助益社会文化领域良好风气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校园进中行有效的传承,作为传承对象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了解度、接受度以及渴望度能达到什么程度,是进行...
关键词:文化传承 认识态度 传播内容 传播方式 
语文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15期74-75,共2页郭晓雯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课题“线上线下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A—201;项目负责人:郭晓雯);甘肃省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29;项目负责人:郭晓雯)的研究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学生个体的良性成长,也可助益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从语文课传承文化的重要性、线上线下结合的实践探索,以及课内课外结合进一步拓展文化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寻找适合高职语文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 线上线下 课内课外 
论叶兆言《杂花生树》的创作特点
《丝绸之路》2010年第16期61-62,共2页郭晓雯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叶兆言《杂花生树》一书的特色,从作者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名人的叙述中,可窥视中国文化冰山一角,表现出普通读者对文化回归真实的认可。
关键词:叶兆言 《杂花生树》 人性光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