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

作品数:21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更多>>
发文主题:罪犯刑法罪犯劳动重新犯罪刑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犯罪与改造研究》《江苏科技信息》《中国监狱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WSR理论的罪犯重新犯罪风险评估及改造策略研究被引量:2
《管理评论》2021年第5期106-113,共8页刘博逊 吴旭 
重新犯罪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复杂社会问题。对服刑罪犯开展准确有效的重新犯罪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矫治措施,是解决其释放后重新犯罪问题的有效途径。重新犯罪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本文首次提出了采用"物理-事理-人理(WSR)...
关键词:WSR 罪犯 重新犯罪 风险评估 改造 
罪犯再犯危险与矫正需求问卷的编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8年第10期28-38,共11页吴旭 
一、再犯危险与矫正需求的概念界定与测量研究 (一)再犯危险与矫正需求的概念再犯危险是罪犯在狱内服刑期间或者出狱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导致罪犯再犯危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往往是社会、生理、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值得注...
关键词:危险 再犯 罪犯 矫正 编制 问卷 再次犯罪 服刑期间 
罪犯再犯危险与矫正需求分析被引量:2
《中国司法》2017年第5期62-67,共6页吴旭 
科学认识罪犯再犯危险与矫正需求,是监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题中之意。本文分析梳理了全国8个省市42所监狱11365名罪犯的样本数据,并在江苏省5所监狱内开展项目化矫正管理实证研究,研究了当下罪犯重新犯罪因子...
关键词:矫正 罪犯 需求分析 危险 再犯 重新犯罪 科学认识 样本数据 
监狱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文德新 吴旭 
监狱的安全是现代监狱的首要指标。要实现监狱的安全生产,提升监狱的生产安全防范水平,必须要加快创新生产安全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国监狱系统多数省份通常采用三类方法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整治。
关键词:监狱系统 安全生产 事故隐患 创新研究 治理体系 分类管理 安全防范 生产安全 
关于规范罪犯大账管理的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纪青荣 吴旭 
近年来,个别监狱发生了民警通过做假账、伪造缴款凭证、人为调账、销毁监区缴款单据等手段,挪用罪犯大账资金的情况,这暴露出监狱在罪犯大账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缺陷、执行制度不彻底、民警责任心不强,以及财务基础工作等方面仍存在薄...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 罪犯 监狱建设 财务基础工作 监狱执法工作 内控制度 执行制度 执法活动 
监狱经费财政保障体制的完善路径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年第7期63-65,共3页吴旭 朱磊 
一.财政保障体制下罪犯劳动与监狱生产 在我国,罪犯劳动始终作为改造罪犯的一种手段,罪犯劳动的集合所构成的监狱生产,其主要组织形式是监狱企业。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生产的深层次意义在于让罪犯亲历脑力与体力劳动对物质世界的影响...
关键词:财政保障体制 监狱经费 罪犯劳动 路径 监狱生产 监狱组织 改造罪犯 监狱企业 
监禁刑的未来趋势被引量:6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96-100,共5页吴旭 
监狱是在刑罚以死刑和身体刑为代表的肉体折磨向以监禁为代表的灵魂控制转移的过程中诞生的。监狱运用规训技术,最终目的是要转变灵魂。而规训只是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刑罚实践的某些特征而非未来发展方向。监狱的未来必定...
关键词:规训 灵魂控制 人格尊重 矫正社区 
行刑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结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40-45,共6页吴旭 
监禁刑的执行将受刑人置身于隔离社会、有别于社会的监狱这种行刑机关的环境中渡过法定刑期,目的却是使其回归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这形成了监狱行刑目的与实际效果的矛盾。行刑社会化是克服这种"监狱行刑悖论"的良方。借鉴各国监狱...
关键词:行刑社会化 受刑人人格完善 非政府组织参与 
参与行刑主体多元化及其变革路径
《刑事法评论》2009年第2期334-344,共11页吴旭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行刑多元社会主体的生成(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实质和政府活动的内容与方向。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
关键词:行刑主体 暂予监外执行 受刑人 《监狱法》 自由刑 刑罚目的 刑罚执行 行刑方式 帮教工作 监狱制度 
我国罪犯劳动制度变革构想被引量:4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4期9-13,共5页吴旭 
一、我国罪犯劳动制度现状分析 我国《刑法》对罪犯劳动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如该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它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关键词:罪犯劳动 制度变革 劳动制度 《刑法》 有期徒刑 犯罪分子 无期徒刑 劳动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