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犯罪

作品数:49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于志刚田刚李鹏飞王利荣狄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中国监狱学刊》《中国司法鉴定》《人民检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再犯罪情形下的适用考量
《人民检察》2024年第19期74-75,共2页李慧织 赵彦宁 梁心怡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立初衷在于通过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定的从宽待遇,激励其积极认罪悔罪,提高诉讼效率,达到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和修复社会关系的目的。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经多次犯罪,或者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后...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诉讼效率 犯罪嫌疑人 司法资源 再次犯罪 修复社会关系 犯罪情形 多次犯罪 
2024年联合国预防和减少再犯非正式专家组会议简介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张婧 
2024年3月25—28日,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减少再次犯罪示范战略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派出专家全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期间,中国政府积极宣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实践做法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预防犯罪 奥地利维也纳 专家工作组 重新犯罪 刑事司法 再次犯罪 再犯 重点议题 
着眼三个“聚焦”,青岛李沧区构建多元参与社区矫正机制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2期92-92,共1页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着眼三个“聚焦”,围绕实施精准矫正、杜绝再次犯罪、树立法治意识,不断完善区、街道两级社区矫正管理网络体系,构建司法行政部门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多元社区矫正机制,维护全区社会安全稳定。
关键词:司法行政部门 社区矫正 多元参与 法治意识 再次犯罪 李沧区 网络体系 全社会参与 
媒体
《看世界》2023年第21期6-7,共2页
英国人更希望改造而非惩罚犯人,英国人不再纠结于用极刑惩罚犯罪分子了。虽然人们对犯罪问题的担忧有所减少(据益普素的数据,只有不到10%的英国人将犯罪列为首要问题,相比之下,21世纪初时这一比例一般在30%到40%之间),但更主要的原因是...
关键词:犯罪分子 监狱教育 再次犯罪 前科 惩罚 极刑 选民 英国人 
联合国毒罪办召开“制定减少再次犯罪示范战略不限名额政府间专家组会议”简介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3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葛向伟 
2023年9月4—6日,联合国毒罪办组织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减少再次犯罪示范战略不限名额政府间专家组会议”。会议以现场+视频形式举行,会议议程包括5个部分:会议开幕、选举主席团成员、通过议程和工作安排、讨论减少再次犯罪示范战略...
关键词:再次犯罪 奥地利维也纳 会议议程 联合国 亚美尼亚 纳米比亚 阿塞拜疆 印度尼西亚 
以专业力量助迷途之人返航
《人民调解》2023年第9期51-52,共2页杨彦军 王丹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理念、知识和方法,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专业、系统的服务,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形成正确认知,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帮...
关键词:社区矫正对象 社会工作服务 就业指导 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 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理念 再次犯罪 
径行逮捕条件中“曾经故意犯罪”的适度调整
《人民检察》2023年第13期73-73,共1页孙云鹏 
刑事诉讼法第81条第3款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的应当予以逮捕,其立法本意在于,再次犯罪反映了行为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法律要加以严惩,予以径行逮捕。何谓曾经故意犯罪,实践中有不同认识。
关键词:人身危险性 犯罪事实 主观恶性 立法本意 故意犯罪 再次犯罪 刑事诉讼法 可能判处 
刑事司法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119-120,共2页熊秋红 
在刑事司法领域,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及处理大量的资料信息,因而被运用于犯罪预测、犯罪侦查和犯罪预防;运用于预测个体是否会再次犯罪、是否会在开庭日出庭等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关于保释和缓刑的决定;运用于分析量刑总体态势...
关键词:犯罪预测 刑事司法 犯罪预防 犯罪侦查 人工智能应用 矫正措施 再次犯罪 检察官 
郸都区疫情线上“云帮教”重点关爱“不停歇”
《关爱明天》2022年第12期45-45,共1页陈珊珊(文/图) 王瑞(文/图) 
成都市郸都区一直致力于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成都本土疫情期间,郫都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关工委对区18岁以下的17个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特殊“线上”关爱帮教,为其后续正常回归社会预留通道。学法、知法...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 帮教对象 共同犯罪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言行举止 云课堂 关工委 再次犯罪 
北京 新时代未成年人警务工作的新发展
《人民法治》2022年第11期20-22,共3页李晶 张硕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还是未成年人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的办理,抑或是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不良行为的干预、严...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违法犯罪案件 预防犯罪 警务工作 再次犯罪 治安行政 严重不良行为 决策部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