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伦理叙事爱情电影《沙家浜》叙事线索国家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记者》《电影评介》《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题材影片中的伦理叙事
《电影文学》2021年第2期17-21,共5页张开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日常生活与汪曾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作研究”(项目编号:20ZWC005)。
《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等影片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面在于率先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正面表述,另一方面在于回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文化需求。具体而言,即上述影片没有拘泥于展示知识分子的个体苦难...
关键词:知识分子题材 政治文化 叙事伦理 
延安时期《中国妇女》中的新女性形象
《青年记者》2020年第18期106-107,共2页张开 
卢沟桥事变之后,国内战争局势逐渐升级。身处延安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妇委为了能够调动女性积极参与"抗战建国事业"①,于1939年"三八妇女节"做出了创办《中国妇女》杂志的决定。同年6月,《中国妇女》月刊创刊。由于财政吃紧、环境复杂等因...
关键词:《中国妇女》 新女性形象 延安时期 抗战建国 卢沟桥事变 存续时间 
论社会转型时期言情剧中的伦理叙事——以《来来往往》《牵手》《让爱作主》为例
《当代电视》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张开 
新世纪“介入现实主义”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8ZWC007)。
《来来往往》《牵手》和《让爱作主》作为世纪之交播出的言情剧,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个体的人及其婚姻家庭的影响。言情剧的叙事语法及叙事伦理的价值取向缝合了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需求,重构了个体欲望与集体想象。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 言情剧 婚姻冲突模式 伦理 
改革开放初期典型爱情电影的国家伦理抒写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0年第3期34-38,共5页张开 
题材,在当代影视艺术秩序中,具有层级性和梯次性。也就是说,什么题材能够在电影上出场,什么题材应该被规避,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艺术问题,它涉及特定的政治文化对题材的需要和安排。由于受到"左倾"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27年的电...
关键词:戏剧影视 爱情电影 《沙家浜》 电影题材 改革开放初期 当代影视艺术 国家伦理 叙事线索 
新伤叠旧痛——论小说《橙红银白》进城的乡下人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第4期137-141,共5页张开 
新世纪以来,在以乡下人进城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种先进城、后返乡的叙事模式,该模式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现:乡下人以进城谋生为开始,以出事返乡为终点。旧海棠的新作《橙红银白》接续了这一模式,但其新颖之处在于道出了80、90年代...
关键词:90后进城 返乡 城市他者 
零落成泥护花否?——谈李天岑小说《平安夜的玫瑰》
《文教资料》2016年第34期100-102,共3页张开 
90年代至今,官场小说异军突起,并形成了文坛不容忽视的热闹景象。然而,表面上丰富多彩的官场小说在叙事策略层面却遵循着某些固定套路:一个腐败中心、一段多角恋爱、一个邪不压正的团圆结局构成了官场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李天岑的长...
关键词:官场小说 戏仿 段子 
把历史还给民间——评严歌苓小说《床畔》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5-18,55,共5页张开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她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史的关注,其新作《床畔》也不例外。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改变了以往与历史"正面冲突"的写作策略,她仅将"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作为一种文化注脚隐藏于故事背后,历...
关键词:历史小说 民间意识 严歌苓 《床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