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形象

作品数:304被引量:32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阿芹肖霞姜卫玲孙妮周乐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丁玲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今古文创》2024年第43期12-14,共3页闫雨嘉 罗媛 
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国际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民国时期新女性研究”(20221032017Z)。
本文旨在分析丁玲长篇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阶段性转变,即从对男女不公命运的愤怒到对教育赋能女性的觉悟,再到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以此来揭示国际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新女性形象,启迪21世纪的青年女性传承新女性的勇...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 《母亲》 女性主义意识 觉醒 发展 
晚清公共舆论场中的女性话语空间拓建——以《女学报》(1898年)为考察中心
《广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173-180,共8页李艺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时期新闻思想研究”(14FXW002)。
晚清甲午战败之后,国家危亡,时局激荡。以维新人士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办报构筑了“救亡、启蒙”的公共舆论场。女性作为启蒙对象始受关注,公共舆论场中的女性议题发生转向。一批先觉女性深受触动,以女性精英群像的形式首次出现...
关键词:《女学报》 女报人 女性话语空间 “新女性”形象 
电影《喜福会》中女性形象对构建我国新女性形象的启示与思考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8期81-83,共3页侯茹心 
电影《喜福会》作为一部讲述华裔女性对自我身份艰难求索的影片,其中女性形象的呈现对于我国新女性形象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启示与思考。影片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回击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发掘可为我国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树立提供良好的路径。
关键词:女性形象 《喜福会》 女性意识 
新主流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意义
《西部广播电视》2023年第8期4-6,64,共4页谢雨洁 
新主流电影是当前结合了主流价值叙事和商业化手段的创新电影类型。新主流电影的“新”不仅体现在电影形态、叙事策略等方面,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新主流电影也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建构机制,成功塑造了带有时代特色的各类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新女性形象 性别符号 新女性意识 
加兰《“好人”之妻》新女性形象解读
《文存阅刊》2023年第5期25-27,共3页玉宇清 
哈姆林·加兰在《“好人”之妻》描写主人公桑福德太太从家庭主妇变身成功商人的过程。加兰以桑福德太太的经历指向美国女性在追求解放上的诸多问题,表达了对女性勇敢追求独立与幸福的赞美。本文从精神、经济、感情三个方面对其“新女...
关键词:哈姆林·加兰 《“好人”之妻》 桑福德太太 新女性形象 
论夏目漱石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被引量:1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孙苏平 谭爽 梁宏薇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WWE320)。
本文以《虞美人草》的藤尾、《三四郎》的美祢子、《明暗》的阿延这三位新女性为对象,分别分析了她们的形象特点。藤尾是高傲自尊的“女王”;美祢子是具有神秘气质的知识女性;阿延虽然虚荣,但也能勇敢地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从发展历程...
关键词:夏目漱石 女性形象 新女性 时代意义 
新女性的“对照镜”——从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谈起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148-160,共13页马勤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与教育小说研究”(批准号:19BZW157)成果。
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将过去有关新女性的本体研究,引向了形象生成的研究,同时试图以“翻译”为对话桥梁,站在跨中西文化、跨历史文化、跨性别文化的三重坐标轴中,揭示西方女性之于中国新女性生成的“在场...
关键词:本体研究 西方女性 新女性形象 中西文化 跨性别 开放式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新女性形象
《文存阅刊》2023年第4期47-49,共3页谢平平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对女性的形象、性格的刻画,往往一针见血。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朴实、善良、纯洁的女主人公苔丝敢于对当时的社会、宗教进行反抗,勇于追求自...
关键词:反抗 爱情 自尊自爱 独立 家庭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与新女性形象的构建--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例(1906-1946)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9-14,共6页鲁凡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经历了“贤妻良母主义”“女国民”“男女平等”“新女性”“母性主义”的发展,河北女师的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亦在不断地适应女子教育观的发展。女子教育观的发展又激发了女师学生解放思想的觉醒,而其思想...
关键词:女子教育 新女性 形象建构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齐国梁 
女性主义视角下《飘》中新女性形象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5期12-16,共5页宋薇 
为了更加全方位地了解《飘》中斯嘉丽的形象,该文在女性主义视角下,针对《飘》这部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飘》的创作背景与故事梗概,介绍小说中塑造的斯嘉丽女性形象。其次,阐述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斯嘉丽,从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关键词:女性主义 《飘》 新女性形象 斯嘉丽 创作背景 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