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作品数:27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安全性评价类过敏反应神经毒力免疫原性毒性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风湿病与关节炎》《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实验动物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食蟹猴CCl4给药前后的血清差异蛋白鉴定
《生物技术》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苗玉发 李伟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201017-001-003)。
[目的]比较雌性和雄性食蟹猴CCl4给药前后及性别间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12只食蟹猴CCl4给药前以及给药后48 h,取血制备血清。部分血清用于肝酶测定,部分血清用于蛋白质提取。采用iTRAQ和LC-MS/MS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CCl4给...
关键词:食蟹猴 蛋白质组学 iTRAQ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串联 性别差异 基因本体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 
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5年第1期127-140,共14页王俊伟 耿兴超 李伟 
药品监管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SKLDRS012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严重影响关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模型是研究RA发生机制、药理毒理机制和药物筛选评价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RA实验模型分为动物模型和体外模型,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RA...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体外模型 诱导性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4年第8期67-72,共6页王俊伟 李伟 耿兴超 
通过检索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新发现进行综述,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基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携带易感基因的遗传易感人群中,环境因素(包括吸烟、紫外线、药物、局部微生物群和感染等)的影响和表观遗传修饰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遗传多态性 表观遗传修饰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综述 
小檗碱双向调节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新药杂志》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罗玉萍 黄芝瑛 张河战 李伟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8ZX09201017)。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分解蛋白质和多肽的循环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自噬失调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癌症等。自噬调节剂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但因...
关键词:自噬 小檗碱 机制 研究进展 
不同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组合及不同抗凝剂对流式测定食蟹猴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1年第5期391-399,共9页姜华 刘丽 李路路 苗玉发 文海若 孙立 王欣 张颖丽 李伟 霍艳 耿兴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O1015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6040502)。
目的比较不同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组合与不同抗凝剂对检测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相关检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取肝素钠抗凝猴血50μl分别与两组荧光检测抗体PerCP-CD3/FITC-CD8/PE-CD4(检测抗体组合1)和PerCP-CD3/FITC-CD4/PE-...
关键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测定法 食蟹猴 荧光标记检测抗体 抗凝剂 
基因治疗药物rAAV2-sTRAIL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第13期1076-1082,共7页王欣 李伟 郑德先 王超 苗玉发 周晓冰 王三龙 李波 霍艳 
目的开展基因治疗药物rAAV2-sTRAIL在正常鼠和荷瘤鼠2种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包括溶媒对照组,每性别8只动物;低(每只1.5×10^(9)vg)、高(每只1.5×10^(10)vg)剂量组,每组每性别20只动物。采用肌肉注射给...
关键词:rAAV2-sTRAIL 荧光定量PCR 实时定量核酸扩增 生物分布 安全性评价 
BALB/c小鼠、SD大鼠及食蟹猴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值的建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年第11期91-97,共7页姜华 文海若 刘丽 王亚楠 李路路 刘晓萌 李伟 王欣 周晓冰 王三龙 霍艳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生物大分子药物特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5ZX09501007-004);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8ZX09201-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分布/动态变化及致瘤性/促瘤性等安全性评价”(2016YFA0101503)
目的 收集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于2007年至2019年间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条件下完成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建立BALB/c小鼠、SD大鼠和食蟹猴相应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 使用肝素钠...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法 食蟹猴 SD大鼠 BALB/C小鼠 外周血 参考值 
永生化人肝细胞HepZJ的临床前急性毒性评价被引量: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第13期2067-2074,共8页卢扬洲 黎少 姜华 李伟 高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2AA020505);项目负责人:高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0875);项目负责人:高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A030312013);项目负责人:高毅;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B020229002);项目负责人:高毅~~
背景:肝细胞移植、肝脏组织工程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为肝衰竭患者带来福音,然而截至目前仍未发现十分合适的种子细胞。课题组前期自行构建人永生化肝细胞系HepZJ作为新的种子细胞,并进行了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目的:对新型永生化人肝...
关键词:永生化人肝细胞系 安全性 急性毒性 单次注射 毒副反应 安全剂量 细胞治疗产品 肺栓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肝细胞 细胞移植 急性毒性试验 组织工程 
新型抗体类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策略和案例被引量:1
《药物评价研究》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黄瑛 霍艳 王欣 李伟 姜华 李路路 王雪 李波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生物大分子药物特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5ZX09501007-0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2014C5)
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已成为近年来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强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类药物结构和功能相对复杂,给安全性带来特殊风险。在临床前安...
关键词: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 安全性评价 毒性 策略 
生物技术药物免疫原性评价的技术发展概述被引量:7
《药物评价研究》2017年第7期999-1004,共6页黄瑛 姜华 李路路 李伟 王欣 霍艳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501007-0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2014C5)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
关键词:生物技术 药物评价 免疫原性 安全性评价 免疫原性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