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丞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馆藏馆藏文物固件博物馆藏文物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物天地》《敦煌学辑刊》《北京文博文丛》《首都博物馆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征京城历史 集运河遗存——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征集工作实录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刘丞 秦东升 高德智 
首都博物馆两馆展陈工作将在2023年底完成,为了满足展览中的展品需求,首都博物馆在2022年7月30日发布面向全球的文物展品征集公告。本文通过征集原因、征集目标、征集方法、征集成果四个部分对首博征集工作进行如实记述,并通过总结征集...
关键词:征集工作 大运河 北京历史文物 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都博物馆藏北京地区出土唐代金铜佛教造像研究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3期85-97,共13页刘丞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地方势力的扶持,唐代幽州地区的佛教发展迅速,迎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幽州地区,寺庙林立,教派众多,信徒广布,为今人遗留下了诸多佛教遗迹和实物遗存。本文主要对首都博物馆藏北京地区出土的唐代金铜佛教造像进行...
关键词:首都博物馆 幽州 唐代出土 金铜佛像 
试论清代乾隆版大藏经雕版的艺术价值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年第1期168-172,共5页刘丞 马晓珣 
本文对馆藏乾隆版大藏经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对大藏经的刊造进行了简述,优秀的工匠为其艺术价值提供了制作的条件。其次,对佛教版画的发展历史和乾隆大藏经中的版画艺术进行了论述,通过图像学对比,认识到了清代佛教版画的...
关键词:大藏经 龙藏 佛版画 书体 
首都博物馆藏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撷英
《文物天地》2022年第9期32-39,共8页刘丞 
元代时期,由于统治者大力发.展藏传佛教,藏传佛教艺术得以快速发展,各种风格独特、做工精美的藏传佛教造像作品应运而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重要的发展阶段。首都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藏传佛教造像文物,其风格多样、题材丰富,数量众多,...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 首都博物馆 藏传佛教艺术 艺术爱好者 佛教造像艺术 风格独特 风格特点 元代 
元代大都风格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被引量:1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1年第1期148-155,共8页刘丞 
元代时期,由于皇室贵族推崇藏传佛教信仰,藏传佛教艺术也得以快速发展。作为元代的政治中心,元大都(北京)兴建了大量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建筑,形成了以"西天梵相"为标准的雕塑风格。大都风格的造像正是受"西天梵相"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内地...
关键词:元大都 藏传佛教 西天梵相 汉藏风格 
先以欲勾牵 后令入佛智——简谈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中财神像造型的发展变化被引量:1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0年第1期216-222,共7页刘丞 
本文简单介绍藏传佛教中五行财神及财宝天王的信仰源流,深入解析元明清三代不同风格的财神造像。通过研究这些财神像的造型变化,从侧面让大家了解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变化的多样性和其风格流变的规律。另外文中大量使用了首都博物馆的...
关键词:藏传佛教 黄财神 财宝天王 
巡礼“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西藏地区佛教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点
《首都博物馆论丛》2018年第1期184-191,共8页刘丞 马晓珣 
本文通过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中展出的部分西藏佛教艺术品进行归纳和解读,为大家梳理出西藏佛教艺术各时期不同的风格特点。这种对展览的深度解读,无论是为将来同题材展览内容的策划,还是学习西藏佛教艺术发展,都能提供些许...
关键词:西藏 佛教艺术 外来风格 本土化 汉藏风格 
首都博物馆藏慈寿寺及永安寿塔发现造像初步研究
《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第3期62-69,共8页刘丞 
2013年前后,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在整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移交文物时,将一共九尊发现于北京慈寿寺永安寿塔的造像分别登入国家文物大账,定三级品。笔者通过对其入库凭证等资料的查看,翻阅历年简报及出土报告,并没有发现有关...
关键词:造像 永安 首都 出土文物 馆藏 北京市 入库凭证 研究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