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月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芥川龙之介宫泽贤治文本分析青色童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小品文选刊(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宇佐见玲《偶像失格》中的偶像依存及其文化意涵
《世界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550-556,共7页杨嘉翼 孔月 
宇佐见玲的芥川奖获奖作品《偶像失格》讲述了主人公明里对偶像上野真幸的依存,她将追星视为生活支柱,甚至不惜为之牺牲自我。她的追星行为不仅耗尽了自身的时间与资源,也在无形中成了消费主义下的牺牲品。本研究通过分析明里的“偶像...
关键词:宇佐见玲 《偶像失格》 嗜癖 偶像 依存 消费文化 
《窗灯》中的“偷窥”与视觉表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2期7-12,共6页杨嘉翼 孔月 
青山七惠的作品《窗灯》中的主人公绿藻从寄住到咖啡店打工起,就开始了“偷窥”行为。全文的主线就是绿藻不断加剧的“偷窥”行为。该研究从视觉表征的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不断重复的“偷窥”中隐藏的内部逻辑、绿藻的偷窥对象的表征意义...
关键词:青山七惠 《窗灯》 梦女子 偷窥 视觉表征 后现代主义 
空间论视域下《奥茨贝尔与大象》中人界与异界关系解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27期6-10,共5页孔月 周福祥 
《奥茨贝尔与大象》的先行研究中没有用到空间论,也没有从《奥茨贝尔与大象》文本中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以《奥茨贝尔与大象》为文本,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为理论基础,探究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
关键词:《奥茨贝尔与大象》 空间论 异界 物理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浅析宫泽贤治童话中的青色——以《双子星》《夜鹰之星》《银河铁道之夜》为例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12期14-17,31,共5页陈思宇 孔月 
人类自出生开始便生活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在与各式色彩的接触中建立着自己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色彩也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该文从宫泽贤治的诸多童话中选取了以银河为舞台的三部作品——《双子星》《夜鹰之星》及《银河铁...
关键词:宫泽贤治 童话 色彩符号 文本分析 
从“寒山拾得”人物形象看芥川的无常观——以芥川龙之介的《东洋之秋》为中心
《小品文选刊(下)》2016年第2期20-20,共1页陈梦宇 孔月 
摘要:在《东洋之秋》这篇文章中,芥川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寒山和拾得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们所体现出的潇洒自然的精神,令文中的“我”油然而生钦佩和倾慕之情。笔者通过对《东洋之秋》的具体分析,阐释文中所体现的无常观,说明芥川...
关键词:“寒山拾得”人物形象 芥川的无常观 《东洋之秋》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自然环境——《大川之水》等浅析
《外语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25-29,共5页徐建文 孔月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的日本近代文学是亚洲文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历来受到重视。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以芥川龙之介(1892-1927)为代表的许多作家开始在自然环境描写中逐渐显现出关注人与自...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自然环境 森林 大川 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