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波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壮族吹打乐传承机制本体特征动力因素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歌海》《文教资料》《音乐文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圈丛共生:壮族天琴艺术多元起源说再思考
《文化学刊》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王继波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非遗视阈下壮族天琴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项目编号:2021KY07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有关跨境共享文化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天琴广泛流传于中越边境地区,是我国壮族与越南岱依族、侬族跨境共享的弹拨类弦鸣乐器。作为中越两国文明互鉴交流的见证,关于壮族天琴艺术的源起...
关键词:壮族天琴艺术 多元起源 圈丛共生 
音乐空间生产与展演意义生成——以瑶族传统仪式音乐为例
《音乐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73-81,M0003,M0004,共11页肖文朴 王继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音乐与空间:民间仪式音乐景观研究——以桂东瑶族度身、还愿、丧葬、婚庆为例”(项目编号:13YJC760093);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非遗视阈下壮族天琴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项目编号:2021KY0775)阶段成果。
空间是传统仪式结构化的重要维度,空间存在建构了仪式的边界范畴,表征着“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二元对立。从民间仪式音乐空间与信仰体系的关系看,民间信仰是仪式音乐空间生产的基础,而仪式音乐空间是民间信仰的外在性建构,符号化的...
关键词:仪式音乐 空间生产 音乐展演 意义生成 
论壮族南路八音本体特征与传承机制被引量:2
《人民音乐》2021年第10期50-55,共6页王继波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南汉族“八音”与北方地区同类曲牌的对比研究》(编号:2018KY0383)阶段性研究成果。
壮族南路八音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壮语南部方言区的吹打乐种。与壮族北路八音相比,南路八音在调式调性、节奏律动、旋法特征、织体形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本体形态特征。壮族南路八音传承过程中通过"濡化/涵化"纵横两动力因素的影响,实现了...
关键词:本体特征 节奏律动 调式调性 传承机制 吹打乐 本体形态 功能转换 动力因素 
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认知与实践被引量:1
《歌海》2021年第3期33-37,共5页王继波 程文凤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GZ116)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地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重要资源。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为两翼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思政 教学体系 教学实践 习得过程 
以党建促进宿舍园区文化建设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9年第30期93-94,共2页王继波 刘玲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8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以党建促宿舍园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DC18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以外的重要场所,高校宿舍园区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表现自我方面,已成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平台。宿舍园区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园区为载体,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包含整体布局、硬...
关键词:宿舍园区文化 “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龙州壮族“天琴”仪俗研究被引量:2
《歌海》2017年第1期119-121,共3页王继波 
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广西龙州壮族天琴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项目编号:YB2014252)阶段性研究成果
壮族拨弦乐器——天琴广泛流传于广西龙州县内各地。当地方言俗称"鼎"或"叮",该乐器普遍应用于民间的祭祀、宗教活动之中,成为龙州本土壮族族群的重要文化标识。通过对天琴形制、历史渊源等外显方面的考察辨析,阐释天琴在"做天"仪式中...
关键词:壮族天琴 宗教祭祀 文化标识 群体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