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江

作品数:56被引量:1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机器人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控制系统ATM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技术通讯》《计算技术与自动化》《兵工自动化》《机器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级CDV容限参数的流量强制与成形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8年第4期31-36,共6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信元时延变化CDV对峰值速率警管有很大影响,文中首先提出基于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成形CDV使之符合GCRA(T,δ)算法对CDV容限的要求;在对CDV成形算法分析的基础上...
关键词:ATM 流量控制 CDV容限 成形算法 计算机网络 
ATM网络信元时隙映射的CDV及其容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年第3期255-260,共6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源流量点和UPC控制点间的信元延迟变化(CDV)对CAC,UPC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在分析CDV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信元接口的ATM网络信元时隙映射的CDV,提出了CDV的计算公式和一些结论,并确定了CDV...
关键词:信元映射 CDV容限 ATM网络 CDV B-ISDN 
ATM网络CBR流量时隙映射的时延特性被引量:2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8年第1期5-9,共5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信元时延对CBR流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信元时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信元接口的ATM网络时隙映射的信元时延,给出了信元时延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其上限。
关键词:CBR 信元映射 信元延迟 异步传输模式 B-ISDN 
ATM 网络物理层信元插入的 CDV 及其容限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9期76-78,共3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源流量点和UPC控制点间的信元延迟变化(CDV)对ATM网络的资源分配、CAC和UPC控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文献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基于信元接口的ATM网络物理层(PL)信元插入的情况,研究了信元时隙映射和PL信元...
关键词:信元延迟变化 容限 物理层信元 ATM网络 
ATM适配层数据通信协议研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年第8期23-28,共6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本文讨论ATM网络用于数据通信的ATM适配层协议:AAL3/4和AAL5,研究其协议格式、传输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AAL3/4、AAL5协议优点的MAAL3协议,并对这三种协议的功能、传输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ATM适配层 数据通信 协议数据单元 
基于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及其实现
《通信技术》1997年第3期37-40,共4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文章提出基于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成形CDV使之符合GCRA(T,δ)算法对CDV容限的要求,并对CDV成形器的实现和操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ATM 成形算法 B-ISDN CDV 
ATM局域网仿真原理
《计算机工程》1996年第S1期276-276,共1页胡文华 朱世伟 陈雷 陈锦江 
ATM以其按需分配带宽、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综合的特点,现已为ITU-T确定为实现B-ISDN的目标模式.1994年底,ATM论坛完成了局域网仿真的标准草案.局域网仿真使现有LAN无须在硬件和软件上升级即可享受ATM技术带来的好处.首先,LA...
关键词:ATM LAN仿真 局域网仿真用户—网络接口 
支持用户业务的ATM网络适配层协仪
《计算机工程》1996年第S1期149-155,共7页胡文华 朱世传 陈雷 陈锦江 
ATM适配层(AAL)在ATM网络上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通信业务,基本功能是高层协议数据单元和ATM信元的转换.文中详细讨论了AAL1~AAL5协议及支持的业务,包括SAR子层、CS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操作方式.最后,提出了AAL协议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ATM适配层 分段与重装子层 汇聚子层 协议数据单元 
具有二次性能指标的最优输出反馈的一个必要条件
《科技通报》1996年第1期4-9,共6页黄献青 瞿坦 陈锦江 
本文用矩阵的秩这个工具考察了有限维线性系统具有二次性能指标的最优输出反馈问题,得到了一个必要条件.特殊情形下,这一条件可以演化为最优输出反馈增益与观测矩阵的乘积即为状态反馈增益这个相当清晰的关系,
关键词:线性系统 输出反馈 最优控制 二次性能指标 
离散时间系统容错控制被引量:3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第1期36-40,共5页黄献青 瞿坦 陈锦江 
本文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容错控制问题,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并用实例作了说明.
关键词:离散时间系统 容错性 容错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