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彦淞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岷江上游生态位PSR模型灰色关联熵权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灾害学》《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国水土保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土保持》2018年第5期45-50,共6页刘延国 廖彦淞 王青 邹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115;41301587)
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面积、海拔、坡度等空间信息,通过与该区域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比,揭示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聚落生态位总数为1 667个,总面积为982.12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关键词:山区聚落 生态位 土壤侵蚀 岷江上游 
可持续生计视域下的岷江上游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被引量:3
《旅游研究》2018年第2期37-49,共13页刘延国 王青 廖彦淞 杜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图谱与影响尺度"(41071115);"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对泥石流灾变的响应机制研究"(41371185)
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区域农户可持续生计目标的实现,区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对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以生态旅游为导向的岷江上游可持续生计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对5县域2012、2014及2016年3...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 生态旅游 熵权法 岷江上游 
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岷江上游贫困山区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7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第2期189-195,共7页刘延国 廖彦淞 王青 邹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图谱与影响尺度"(41071115);"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对泥石流灾变的响应机制研究"(41301587)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生态旅游影响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是推动少数民族山区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方法]以岷江上游贫困山区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基于压...
关键词:生态安全 灰色关联 熵权 PSR模型 岷江上游 
基于投影寻踪的岷江上游山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被引量:4
《灾害学》2017年第4期108-113,共6页刘延国 王青 杜杰 廖彦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587;41371185)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不仅是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管理研究的热点,更是生态环境脆弱与活跃地震带叠加影响下西南民族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基于2012-2015年岷江上游山区25个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运用投影寻踪—因子分析,筛...
关键词:投影寻踪 自然灾害 社会易损性 岷江上游 
民族村寨与区域旅游极核的协同共生研究——以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九寨沟为例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448-455,共8页刘延国 王青 廖彦淞 邹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15;41301587)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群众利用自然资源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开发及精准脱贫的主要载体,旅游极核是区域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基于协同共生理论,通过质性研究、认知图式以及问卷调查法,探讨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区域...
关键词:民族村寨 旅游极核 协同共生 岷江上游 九寨沟 
山地县域聚落生态位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以岷江上游为例被引量:5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刘延国 廖彦淞 黄成敏 王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587;413711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1BAK12B04)
为探究少数民族山区不同地形因子对聚落生态位分布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岷江上游少数民族山区为例,基于DEM和遥感影像及GIS技术,研究了山地县域聚落生态位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分布特征,结合6个景观指数的计算,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聚落生态位格...
关键词:生态位 山地聚落 地形 景观格局 岷江上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