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雄伟

作品数:26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紧急避险中止犯非法采矿罪信赖原则适用要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统计与决策》《法学杂志》《求索》《时代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应用——以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为中心被引量:3
《河北法学》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谢雄伟 刘丁炳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青年项目<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中的监督过失研究>(09G-13)研究成果
在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中,不仅要追究相关直接责任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也要追究药品生产、销售中的监督管理者的刑事责任,即刑法中的监督管理过失责任。为了合理地界定处罚范围,信赖原则不仅适用于监督过失犯罪,也适用于药品安全事故领...
关键词:监督过失 信赖原则 药品安全事故犯罪 适用要件 
清帝国对蒙古地区的刑事立法与司法特点被引量:2
《法学评论》2012年第5期153-160,共8页谢雄伟 马青连 
封建帝制时期的法律与政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法律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诉求。清帝国为有效治理蒙古地区,汲取历代治边经验教训,遵循多元化的理念对该地区进行刑事立法与司法。具体表现为坚持中原汉法的同时又有选择地保留本民族的特色法律...
关键词:清代 蒙古地区 刑事立法 刑事司法 
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中监督管理过失的预见可能性研究——以“郑筱萸”案为实证视角
《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84-89,共6页谢雄伟 刘丁炳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青年项目"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中的监督过失研究"(09G-13)研究成果
药品安全事故犯罪中不仅需要追究生产企业本身的刑事责任,更要追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渎职犯罪。渎职犯罪本质是一种监督管理过失,而监督管理过失认定的根本前提就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存在预见可能性。预见可能性,是指行为时预见...
关键词:过失犯罪 监督管理过失 预见可能性 
我国生命权制度的构建及其立法完善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谢雄伟 江伟松 
生命权是人类享有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权利。一方面,非经合法程序,任何人的生命不受国家、其他人的非法剥夺;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应尊重并保障生命的发展。在我国宪法中,生命权属于一项隐含权利,即没有明文规定,不符合生命权保障的需要...
关键词:生命权 人权 救济机制 
防御性紧急避险制度研究被引量:1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88-792,共5页赵栩 谢雄伟 
对无责任能力人的侵袭予以反击行为应属于防御性紧急避险。防御性紧急避险是针对危险源本身所实施的避险。该种避险制度的产生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违法观。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避险限度应采取"轻于或等于说",即只要避险行为所损害...
关键词:正当防卫 攻击性紧急避险 防御性紧急避险 避险限度 
论绑架罪特殊中止犯的设立——由“善良绑匪”案引发的刑法思考被引量:1
《时代法学》2008年第3期62-67,共6页刘雪梅 谢雄伟 
绑架罪的既遂以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人质,将人质置于行为人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因此,根据我国中止犯的一般理论,行为人绑架犯罪既遂以后又释放人质的不能构成中止犯,属于犯罪既遂后的悔罪表现。为了保障人质的生命、身体安全,鼓励犯罪人...
关键词:绑架罪 犯罪中止 特殊中止犯 
论紧急避险中生命的衡量被引量:3
《求索》2007年第8期107-108,共2页谢雄伟 
紧急避险制度是允许行为人通过牺牲较小合法权益的避险行为来避免较大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由于生命权的特殊性,生命之间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具有不可衡量性。因此,在紧急避险中,不允许实施牺牲他人生命的避险行为。但鉴于...
关键词:紧急避险 生命权 期待可能性 
避险过当若干问题探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谢雄伟 周伟 
避险过当是指避险人实施的避险行为超过法定必要限度的情形。避险过当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或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避险过当的客观要件主要是正确理解“损害”的含义。就质而言,“损害”仅指有形的、物质性损害;就量而言,...
关键词:紧急避险 避险过当 损害 
论假冒注册商标的刑法规制
《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08X期273-274,共2页谢雄伟 
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相同的商标是指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商标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
关键词:假冒注册商标罪 注册服务商标 刑法规制 
紧急避险本质的新界定被引量:5
《学术界》2007年第5期189-193,共5页谢雄伟 
紧急避险本质是紧急避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关于该问题,中外刑法理论上都有不同学说,但都存在某种不足。原则上,紧急避险本质应是基于社会连带责任的要求;特殊情形下,其是基于人性弱点的考虑。
关键词:紧急避险 本质 社会连带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