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清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DSP大学精神锲而不舍大学校训故障诊断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机电工程技术》《机电工程》《制造技术与机床》《铁道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CPU智能弧压调高系统设计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刘晓东 李亚荣 杨宝清 
针对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弧压调高数字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CPU弧压调高控制系统,系统以主从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弧压调高数字闭环控制,并且具有键盘输入、数据显示、自动采集测量等功能。其中...
关键词:等离子数控切割 弧压调高 模糊控制 多CPU 
连续油管注入头浮动夹头的共振频率测量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杨宝清 何贞 
国产浮动夹头在注入头高速运行情况下易发生变形.需要检测共振频率,避开易变形区域.采用敲击声频率测量法(以下简称声频法)获取共振频率信号,利用TMS320C6701DSP实现信号的采集并在CCS下编写DSP程序实现HHT分析得到共振频率.试验阶段,...
关键词:浮动夹头 声频 DSP CCS HHT 
智能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构成被引量:2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刘晓东 李亚荣 杨宝清 
从智能测控系统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通用智能测控系统的概念.结合拟人控制理论,对其基本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一般智能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分布在物理层、处理层、知识层等三个层次的多模块构成,并简要探讨各模...
关键词:智能测控系统 系统定义 基本结构 拟人控制 
城市消防体系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5
《安防科技》2010年第9期12-15,共4页刘晓东 李亚荣 杨宝清 
城市消防体系的有效性是城市消防体系建立、运行和更新提高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分析了城市消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消防体系综合评价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城市消防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初步构建了城市消防...
关键词:城市消防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DSP的车辆滚动轴承小故障检验诊断系统研究被引量:1
《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第12期50-53,共4页杨宝清 帅园园 李晶 
设计了一个基于DSP的车辆滚动轴承的小故障检测系统。运用小波分析和现代功率谱估计法的AR模型法对信号进行谱分析,把正常滚动轴承和故障的轴承信号分解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小波分析在车辆滚动轴承小故障诊断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车辆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DSP 小波分析 
车辆编组站微机联锁系统设计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杨宝清 刘彦新 许宗桢 史和平 李亚荣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主控计算机的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实施车辆编组站微机调度管理系统.单片机一方面通过光电耦合器检测轨道信号、信号机与转辙机状态信号,并将该信息通过RS232串行口上传到主控计算机;另一方面接受微机...
关键词:微机联锁控制系统 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 编组站 沙盘系统 
基于DSP的数据采集卡设计被引量:1
《机电工程》2007年第11期50-52,共3页李晶 杨宝清 
为了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的快速稳定性,介绍了一种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中作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卡的设计方法。该采集卡采用高速浮点TMS320C6701DSP,外接AD9042和工业标准集成电路,实现了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及主机与DSP间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
关键词:TMS320C6701 AD9042 可编程序通信接口 数字信号处理器 
坚持教育创新和内涵建设走服务社会之路——大连交通大学教育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杨宝清 
文章依据大学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的规律和原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发展道路这个视角来看教育。从以人为本、学科强校、服务社会等办学理念和教育创新、内涵建设发展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教育创新 内涵建设 服务社会 
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
《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27-28,共2页杨宝清 杨德新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理想和信念。大学校训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在我校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之际 ,确立“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 。
关键词:大学精神 大学校训 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 
测试系统的信息传递特性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2年第4期10-13,20,共5页杨宝清 
应用信息理论分析测试系统的传递特性 ,推导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信息容量公式 ,建立了信息容量和系统传递函数的关系 ,分析了多环节测试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力 ,对信息损失的基本原因以及测试系统的工作频带、测试精度。
关键词:特性 测试系统 信息传递 信息容量 系统传递函数 信息理论 信号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