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燕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文本意义《伊甸之东》《唐老亚》符号学角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北方文学(中)》《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英语拓展课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海外英语》2023年第2期142-144,共3页潘晓燕 
江西省抚州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英语拓展课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SK60)。
2020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颁布确立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在江西省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部分高校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以及思政教育进课堂方面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尝试。其中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设置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 拓展英语课程 课程思政 
当代亚裔美国女性文学婚姻书写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30-34,117,共6页潘晓燕 
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当代美国亚裔女性文学对比研究"(16sk38)
谭恩美、茱帕·拉希里以及玛格丽特·狄洛威皆是当代著名的亚裔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着重描写亚裔美国女性在美国大熔炉里生活以及由于身份二元性所带来的困扰。此外,亚裔美国女性的婚姻生活也是这些作家作品的共同主题之一,体现了亚裔...
关键词:亚裔美国女性 异族婚姻 世袭 认同 文化冲突 
后现代语境下的斯坦贝克研究意义探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潘晓燕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后现代语境下斯坦贝克生态观研究"(WGW1314)
斯坦贝克的作品并不局限于单纯的阶级斗争解读。在后现代艺术观中,其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跨越时间长度大,具有丰富的历史解读价值。并且由于作者本人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人生经历,其作品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生态观,倡导人与自然...
关键词:后现代 斯坦贝克 历史价值 生态美学价值 文学特色 
小说里的世界虚拟里的真实--谈斯坦贝克三十年代小说的环境描写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1期55-56,68,共3页潘晓燕 石立林 
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GW1314.
斯坦贝克对于环境的认知问题是除了工人运动问题探讨之外的另一重点。通过以斯坦贝克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大地的象征》、《愤怒的葡萄》等代表作品为主体,分析作品里面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描写以及心理描写,追溯斯坦贝克作品里的环境...
关键词:斯坦贝克 环境认知 干旱 沙尘暴 
论斯坦贝克生态观及其写作被引量: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8-43,共6页潘晓燕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WGW1314)
斯坦贝克是上世纪一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突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的朴素生态观,多次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对于自然的"魅"的力量的敬畏,以及生命循环论的观点。他在作品中提出了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人...
关键词:斯坦贝克 生态观 人与自然 
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探讨文本意义的特征被引量: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26-29,共4页石立林 潘晓燕 
众多的文本意义研究主要围绕作者、读者、写作、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或分析文本意义的主客观性等,而对于文本意义自身特征缺乏较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从符号学角度,尤其是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能系统得出文本意义的特征,较好解释文本意...
关键词:符号学 文本意义 特征 
Critical Analysis on Characters of Pearl S.Buck' the Good Earth
《海外英语》2013年第8X期213-216,共4页韩娇阳 王可可 潘晓燕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Good Earth in 1922, Pearl S, Buck published another two novels based on the same theme and they were called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The House of Earth Trilogy used as a window to under...
关键词:the GOOD EARTH PEARL S. BUCK Characters’Perspectiv 
华裔美国文学:回顾与展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89-91,共3页潘晓燕 石立林 
针对当前国内盛行的华裔美国文学文化批评现象,本文首先研究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普遍认识,讨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本质;接着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和黑人文学进行比较,分析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根源并提出华裔美国文学和文化批...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批评 政治意识形态 
文本意义再解读——兼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文本意义观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28-131,共4页石立林 潘晓燕 
分析了主观主义文本意义观和客观主义文本意义观的不同特点,从新的视角解读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关系,认为文本意义的理解应该由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合力形成。提出了以文本为首要依据,充分考虑作者、读者因素等理解文本意义的...
关键词:文本意义 文本 作者 读者 
《唐老亚》中“美国”主题下的反叛与妥协被引量: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潘晓燕 石立林 
以"文化斗士"著称的赵建秀的作品向来带有强烈的反叛色彩。他极力塑造出华裔坚韧、英勇、智慧等富有男子汉气概的高大形象,并借以强调华裔的民族自豪感。然而,基于他土生土长的美国背景,他的作品不可能摆脱美国主题的束缚,从而也不能...
关键词:赵建秀 反叛 妥协 美国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