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作品数:15被引量:18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主题:红树林珠江口遥感技术大型底栖生物海岸带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生态学报》《中国海洋药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浮游软体动物长角螺属(Clio)种类的分类学和谱系地理学
《海洋学报》2020年第2期96-105,共10页高阳 李海涛 姜重臣 陈志云 李宏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61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0606-3)
许多终生浮游软体动物接近全球分布或呈环球分布,是海洋酸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本文以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长角螺属(Clio)种类为材料,通过测定其线粒体COI基因(mtCOI,55条)和核18S rRNA基因(9条)序列,结合数据库中已有的序...
关键词:长角螺属 分类学 谱系地理学 MTCOI 18S r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北仑河口红树林潮间带底栖真核生物分布被引量:3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吴鹏 时小军 吕向立 高阳 李海涛 张敬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6172;41606191;416061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A030310495)
为了解红树林不同潮位沉积物中底栖真核生物群落分布,基于18S rRNA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广西北仑河口陆缘、林中和海缘3个潮位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间带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多样性丰富,Shann...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红树林 潮间带 底栖真核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北仑河口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揭示广州中药材市场蝠鲼鳃的种类来源被引量:2
《中国海洋药物》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陈凯彪 李海涛 高阳 方宏达 周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6191)资助
目的研究广州中药材市场蝠鲼鳃的种类来源。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获得了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13家商铺的31份蝠鲼鳃样品的COI基因序列,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中药材市场销售的蝠鲼鳃来自日本蝠鲼(Mobula japanica)、褐背蝠鲼(Mo.t...
关键词:蝠鲼鳃 DNA条形码 种类溯源 COI基因 
大亚湾底拖网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3
《生物多样性》2017年第9期1019-1030,共12页张敬怀 高阳 时小军 吕向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79;41776172)
为了能够掌握大亚湾物种多样性状况,本文利用2004–2015年大亚湾底栖生物调查底拖网数据,研究了该海域的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4–2015年共获得海洋动物429种,隶属于10门16纲175科309属,各航次物种...
关键词:南中国海 大型底栖生物 定性调查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贝类鉴定中的实践:以大亚湾生态监控区为例被引量:11
《生物多样性》2015年第3期299-305,共7页李海涛 张保学 高阳 时小军 周鹏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10;201005015);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DOMEP(MEA)-01-03)
为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大亚湾生态监控区冬季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26个形态种中,有15个可以通过线粒体COI和16S r 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到种的水平。部分形态上难以鉴定的种类,如...
关键词: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监测 COI基因 16S RRNA基因 海洋贝类 
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研究——以广西北海为例被引量:18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407-411,424,共6页孙永光 赵冬至 高阳 苏岫 卫宝泉 张丰收 高树刚 郑友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79;41376120;4120117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DOMEP(MEA)-01-03)
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和空间化是实现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人类活动强度的叠加效应和距离衰减效应,对已往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借助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海岸带人类活动...
关键词:人类活动 遥感技术 空间评价模型(HAII) 广西北海 
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诊断、内涵及构建被引量:10
《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第6期962-969,共8页孙永光 赵冬至 高阳 苏岫 卫宝泉 张丰收 高树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7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DOMEP(MEA)-01-03)
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是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逐渐成为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树林生态环境质量、健康及干扰评价现状,系统总结了红树林环境质量、健康及干扰评价内涵,并分析了目前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
关键词:红树林评价 诊断方法 评价内涵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红树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48
《生态学报》2013年第15期4523-4538,共16页孙永光 赵冬至 郭文永 高阳 苏岫 卫宝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17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DOME(MEA)-01-03)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监测已经成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应用领域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红树林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红树林湿地动态、种间分类、群落结构(...
关键词:红树林 遥感技术 应用领域 展望 
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10
《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第10期2741-2748,共8页张敬怀 高阳 方宏达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STO7;908-ZC-Ⅰ-02;GD-908-02-01);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809);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项目(0883)资助
分别于2006年7—8月(夏)、2007年4月(春)和10月(秋)对珠江口伶仃洋附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3个航次共鉴定小型底栖生物类群15类,包括线虫、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动吻动物、端足类、颚咽动物、涟虫、纽虫、腹足类...
关键词:珠江口 伶仃洋 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深圳湾污损生物挂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6期863-865,878,共4页徐志斌 高阳 张敬怀 董燕红 吴施卫 
我国近海海洋生物与生态调查研究项目(908-ZC-I-02)
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深圳湾内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隶属于7个动物门。月板平均附着生物量表层2780.72 g/m2,底层4110.10 g/m2,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四季板平均湿重表层2521.13 g/m2,底层4382.10 g/m2,最高...
关键词:深圳湾 污损生物 试板 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