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谦林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第二次握手》电影北大歌谣研究民间立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小说评论》《鲁迅研究月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大歌谣研究兴起的机缘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1期23-29,共7页邓谦林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台静农的六朝路:以其与鲁迅的关系为核心(13YJC751005)"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在1920年代前后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站在民间立场,视线下移,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找到了丰富的本土资源。这既契合“五四”时期倡导的“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的文学理想,也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创造和民族自信心的重建,还为...
关键词:平民文学 人的文学 民间立场 文学理想 中国新文化 刘半农 北大歌谣研究会 民族自信心 本土资源 周氏兄弟 
作者身份的穿越——以王朔及其《空中小姐》为例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邓谦林 
1984年发表的《空中小姐》是王朔的成名作。作者身份由体制内的"干部"到面向市场写作的"个体户"的穿越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期刊寻求新变、大众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王朔商业意识的形成都促成了这种身份的穿越。身份穿越...
关键词:身份穿越 大众文化 期刊革新 商业意识 
论小说《第二次握手》的宗教思维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81-84,89,共5页邓谦林 
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期间被广泛传抄的一本小说。它是那个时代社会思维的标本,有明显的宗教化特征;其中人们的信仰和爱情都因政治化而神圣,人们盼望在"苦行"中获得拯救,他们的痛苦在"禳解"仪式中得到净化、转化,"膜拜"让...
关键词:《第二次握手》 宗教仰思维 禳解仪式 膜拜仪式 
无声的历史——论电影《金陵十三钗》
《艺苑》2012年第6期76-78,共3页邓谦林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汇集了各种优势资源的而制成的"大片"。它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它却仅仅停留在的娱目、娱情的层次,没有将重大历史转变成为一种"增才益智的"资源。历史的悲情陷阱,创作者的急功近利,...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历史 智慧 原因 
《第二次握手》的历史书写方式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2年第5期84-92,共9页邓谦林 
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期间被广泛传抄的一本小说。它的历史书写方式具有集体无意识、民粹和民族主义色彩;以及某种宗教化特征。从张扬等人对小说及张扬案的反思中可见,作家的思维仍没有走出那个时代,从中它传递给了我们今...
关键词:民粹 民族主义 宗教化 
突破·守成·疑惑——评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南方文坛》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邓谦林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框架流变研究"成果;编号:12XNH169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在《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发表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①这一概念,打开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思路与视野,掀起了重写这段历史的热潮,至今未退,期间产生出了一些像《...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 严家炎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主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2010年 
“红色经典”里的“人”——论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艺苑》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邓谦林 
《这里的透明静悄悄》是表现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巨大的一部经典电影。这部电影之所以至今仍能深深打动观众,是因为它用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女兵们的美好人生、追求以及战争对她们的毁灭性伤害,尤其是,它在复杂的关系中表现了人性的丰富...
关键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红色经典 人性 
难以动人的华语大片
《艺苑》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邓谦林 
21世纪以来,所谓的"大片"在中国影坛异军突起,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华语大片视听效果较佳,但鲜能动人和启人思索,其原因主要在于剧本粗糙、过分依赖"明星"、缺少"人间情怀"以及制片人、导演对其作品市场定位的失误和各种文化权...
关键词:华语大片 剧本 明星 人间情怀 
从工具到人——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思想的转变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101-104,共4页申绪湘 邓谦林 
改革开放30年来因体制改革、中外思想文化的影响和高等教育界的学习探索,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在实际运行中经历了从社会本位、市场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也有...
关键词:高校人才思想 工具性 人性化 意义 
论王小波与西方文化
《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9期22-24,共3页邓谦林 
在思想、创作等方面王小波和西方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罗素的哲学思想促进了王小波的自由人文思想的形成,并进一步影响到了他的创作思路和叙事风格。而杜拉斯、卡尔维诺等西方现代小说家在文学的感觉、小说艺术的理解、创作方法的运...
关键词:王小波动 西方文化 自由人文思想 小说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