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重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即墨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番茄红素骨质疏松氧化应激去势大鼠副神经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中国当代医药》《精准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穿心莲内酯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2
《精准医学杂志》2020年第2期100-105,共6页张希劲 陈涛 周缜 沈若武 刘小强 李兆 杨希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116);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L16LK04)。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含有AG为0、5、10、20、50、100μmol/L(A、B、C、D、E、F组)的培养基培养人骨肉瘤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各组细胞数,并计算各组细胞密度及细胞生存率;采用平板克...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骨肉瘤 细胞系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细胞周期 鞘氨醇激酶 黏着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5
《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28期44-45,47,共3页任守松 魏见伟 杨希重 陈占文 乔真理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0年1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资料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37岁。收集的病例...
关键词: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 植骨 
颈椎前路减压MC+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298-299,共2页任守松 魏见伟 陈占文 杨希重 乔真理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ACDF)是治疗颈椎病最主要的手术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MC+椎间融合器(法国...
关键词:颈椎病 椎间融合术 Mc+颈椎间融合器 
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番茄红素干预(英文)被引量: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第15期2750-2756,共7页杨希重 季翠杰 王德春 陈晓亮 
背景:有研究表明番茄红素作为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减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目的: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通过给去卵巢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观察其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方法:切除6月龄SPF级雌性Wistar未生育大鼠双侧卵...
关键词:番茄红素 去卵巢 氧化应激 骨质疏松 大鼠 骨组织构建 
颈后路突出椎间盘切除术被引量:1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第9期860-861,共2页张国庆 杨希重 
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经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后,这一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然而,长期的随访研究发现,术后10年内25%的患者出现了与该术式相关的远期并发症——相邻节段病,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后路 融合治疗 退行性疾病 远期并发症 随访研究 相邻节段 
成年女性颈椎嗜酸性肉芽肿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0年第10期73-73,共1页任守松 魏见伟 杨希重 陈占文 乔真理 
关键词:颈椎曲度 嗜酸性肉芽肿 成年女性 HOFFMANN征 颈部活动受限 超敏C反应蛋白 运动障碍 血清AFP 
番茄红素对去势大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第15期2811-2814,共4页杨希重 季翠杰 陈晓亮 李磊 
民政部十一五课题项目,民人教科学[(2007)18-1-27]~~
目的:番茄红素作为自然界中的抗氧化剂,能够减低人类某些与年龄老化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实验拟进一步验证番茄红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基地完成...
关键词:番茄红素 骨质蔬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组织构建 
番茄红素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质疏松症被引量: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第49期9980-9983,共4页杨希重 陈晓亮 王德春 
学术背景:骨质疏松症是较易发生的疾病,研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理想选择。目的: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氧化应激及番茄红素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为开发预防和治疗骨质骨质...
关键词:氧化应激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番茄红素 骨质疏松 
肩胛骨上角区的解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第4期361-363,共3页杨希重 王德春 沈若武 陈晓亮 
目的:研究肩胛骨上角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具32侧成人尸标本上对肩胛骨上角区的肌肉附着、神经走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观测。结果:斜方肌位于肩胛骨上角处深面筋膜增厚变白,增厚筋膜平均面积为4cm×2cm。其中有滑囊出...
关键词:肩胛骨上角 副神经 斜方肌 应用解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