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阳

作品数:31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实主义乡土文学民族认同乡土台湾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台湾研究集刊》《文艺争鸣》《博览群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象重构与左翼思想再出发——论陈映真早期创作中的鲁迅影响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5期139-145,共7页徐纪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十一批特别资助项目“中国新文学在台湾的传承与影响研究”(2018T110173);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闽台区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895—1949)”阶段性成果
一1959年,陈映真以《面摊》登上台湾文坛。在这篇小说中,为生计所迫的年轻夫妇,带着患有肺病的孩子来到台北街头,以经营流动面摊谋生。小说起笔的气势,颇得鲁迅之神韵。在暮色向晚的靛蓝色天空下,父亲的忧愁、母亲的不安、孩子的咳嗽,...
关键词:陈映真 鲁迅 早期创作 左翼思想 意象重构 文学青年 1959年 台湾文坛 
影响的限度——鲁迅与早期香港新文学关系新论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9年第6期70-77,共8页徐纪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7M61013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8T110173)
一香港回归前后,中国内地出现了香港文学论述的热潮。今天看来,这些论述是内地学者以中国文学为母体召唤香港文学,努力将香港文学纳入中国文学史框架之内的尝试。而其书写模式,仍然大体上沿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旧文学二元对立的模式。...
关键词:香港文学 港英当局 新文学运动 香港新文学 
台湾“自由人文主义”鲁迅评价的海外拓展被引量:1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20-128,共9页徐纪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01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7M610139)
1949年前后,由于对共产主义理念的隔膜,自由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纷纷跟随国民党来到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反共文艺体制"下禁绝左翼文学的逆流中,这批思想上受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经常通过对鲁迅等现代知识分子的言说宣...
关键词:鲁迅 自由人文主义 台湾 冷战 
从“恶女”到“市集的孩子”——台湾作家陈雪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00-106,共7页刘建华 徐纪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中国新文学在台湾的传承与影响研究"(2018T110173)
陈雪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同性恋作家之一,其创作脉络折射出台湾社会"同志"文化的演变轨迹。陈雪早期的"同志书写"关注主观世界和感官情欲而抽离现实基础,体现出反抗性别规约又受制于社会成见的矛盾性。"集市书写"表征着陈雪由封闭转向开...
关键词:台湾 陈雪 同性恋文学 集市书写 
东亚文学场域与鲁迅台湾传播的多重路径——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台湾文坛的鲁迅接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8-66,95,共10页徐纪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2018T1101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一等资助(2017M610139)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复杂的东亚文学场域中,台湾知识分子对鲁迅的接受呈现了多路径的特征。1930年代初期,台湾知识分子通过阅读日本左翼作家的译介,接受了作为"战士"的鲁迅形象。1935年前后,左翼作家杨逵经由日本作家的中介及胡风的文...
关键词:鲁迅 台湾文坛 日本文学 东亚 
《鲁迅与俄国》:走近鲁迅的新门口
《博览群书》2017年第5期88-90,共3页徐纪阳 
在中国现代史上,鲁迅无疑是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先驱之一。但鲁迅研究长期被固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体系之中,人们习惯于在中国的、现代的、文学的范畴内理解鲁迅,好像他与两方的、古典以及非文学的领域关系不大。尽管有研究试图梳理...
关键词: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史 俄国 学科体系 古代文学 西方文学 时代语境 
浪漫感伤的文风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歧途——论台湾作家龙瑛宗对鲁迅的接受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5期52-59,共8页徐纪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台湾传播的史料整理与研究鲁迅社科基金文学院"(15XZW0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937年4月,龙瑛宗以《植有木瓜树的小镇》获日本改造社悬赏创作奖佳作奖(一、二等奖从缺),成为继朝鲜作家张赫宙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殖民地作家,同时,也成为继杨逵、吕赫若之后第三位进入日本中央文坛的台湾作家。此事引发日本...
关键词:台湾作家 忧郁感伤 文学精神 现实主义 浪漫 鲁迅 文风 日本本土 
罗大佑歌词创作中的精神内涵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7-101,共5页陈园园 徐纪阳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JAS14183)
罗大佑的作品中歌词谱曲、音乐元素和创作理念结合紧密,符合当时的审美经验和心理需求。解读罗大佑的歌词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以叛逆者形象出现的罗大佑,也从一个侧面了解战后台湾的社会文化变迁及台湾人民的精神风貌。侧重从文化角度...
关键词:罗大佑 歌词 精神文化 中华情结 
噉名与守旧:理解苏雪林“反鲁”的两个关键词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86-94,共9页徐纪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台湾传播的史料整理与研究”(15XZW032)
综观两岸的苏雪林研究,大陆学界注重探讨苏雪林大陆时期的文学活动,台湾学界则较愿意谈及苏雪林赴台以后的学术研究。而具体到苏雪林的"反鲁",双方虽立场不同,但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苏雪林"反鲁"背后的名利动机;同时,也因强调意识形态...
关键词:苏雪林 鲁迅 台湾地区 意识形态 
钟理和:与文学者鲁迅相遇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0-57,共8页徐纪阳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文学之关联研究"(2012C09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鲁迅接受史研究"(13YJC751063)
钟理和早年与受到鲁迅影响的左翼文化人交往颇多,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又恰好处于台湾官方贬损、诋毁鲁迅的年代,但就其个人对鲁迅的接受而言,却与当时的左翼"鲁迅传统"、"右翼"反鲁论述的立场都不相同,显示出他与鲁迅文学心灵的深度共鸣,...
关键词:钟理和 鲁迅 文学家 台湾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