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均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齿轮拇指情景数据终端数据调用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民族论坛》《社会科学前沿》《国学(汉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
《国学(汉斯)》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陈青 韦志均 
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留守老人面临活动形式单调、参与度低和精神慰藉缺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活动,旨在增强留...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精神生活 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助推农村老年群体融入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12期670-678,共9页姜小凡 韦志均 
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年群体,面临着如何实现在信息化社会实现数字生存与融入的考验。通过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M村,借助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农村老年人在数字设备普及、数字融入意识...
关键词:数字生存 数字融入 社会工作 农村 老年人 
医务社工介入“三无”病人救助的伦理困境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12期184-189,共6页邱安琦 韦志均 
近些年来,医务社会工作在沿海发达城市迅猛发展,医务社工已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这一全新的工作领域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发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化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众多伦理困境,在医务社工领域体现得尤...
关键词:医务社工 “三无”病人 伦理困境 
电影语言的深度解读——《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和隐喻
《电影文学》2024年第10期95-98,共4页刘婧 韦志均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中国著名导演姜文的一部代表作,该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现实,影片赢得了广大观众和影评人的高度赞誉。该片的成功不仅体现了电影语言的力...
关键词:电影语言 《太阳照常升起》 象征 隐喻 
传承与变迁:一个苗族村庄礼物流动的人类学观察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2-26,共5页韦志均 
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基金预研学术工作坊项目"新世纪以来民族学应用研究的成就与困境"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MZYY006)
根据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某苗族村庄L村的田野调查,收集该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婚礼、葬礼、满月、乔迁、打同年等重大仪式活动的礼物交换记录账本,并参与观察L村仪式活动和进行人物访谈,从中笔者发现,L村二十多年来礼物形式和流...
关键词:礼物交换 苗族 村庄 
家庭、族群与国家:一所高级中学的教育民族志
《民族论坛》2016年第10期90-95,100,共7页韦志均 莫瑕 
国家民委民研中心委托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述评"(2013-GM-187)成果之一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现代社会提供具有现代素质的公民,从族群的需求来看民族教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合格劳动者,从家庭来看,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因此,民族地区的教育一要承担民族地区国民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家庭 族群 国家 民族教育 基础教育 
民族文化对女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一位侗族女领导成长个案研究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吕钰梅 韦志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成长环境因素分析"课题组承担;课题负责人:徐学莹教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反映,是人类在历史沉淀过程中逐步保存、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智慧和精神精华。一种文化将影响着一群人的思维和行为。从教育文化学角度出发分析,追寻一位业绩优异的侗民族女领导成长的足迹,对探讨民族文化对人内在精...
关键词:侗族 女领导 民族文化 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