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平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语文课堂魏晋风度生命意识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吕梁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魏晋风度的精神品质及其生命意识探究被引量:1
《吕梁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9,共4页秦文平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GH-220212)。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是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从梳理魏晋风度的形象特征入手,归纳魏晋风度精神内涵的实质,继而总结了魏晋风度生命意识的内涵、意识的觉醒、觉醒的表现,以及文学艺术领域...
关键词:魏晋风度 精神品质 生命意识 
唐宋文学中的“芭蕉”意象写作分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3期104-106,140,共4页秦文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名称: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Y202102)。
站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纵览古代文学创作,“芭蕉”在植物意象群中虽然无法与“梅兰竹菊”一语而同,但它凭借丰富独特的内蕴,也在唐宋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雨打芭蕉”“蕉叶题诗”“展卷之蕉”...
关键词:唐宋文学 芭蕉 意象 写作分析 
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文写作课程立德育人思考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93-95,102,共4页秦文平 
2021年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Y202102)”的研究成果。
应用文写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各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可以在推动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 立德育人 
关于《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的真实性探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9期171-172,共2页秦文平 
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一经播出,就受到史学界和媒体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成功得益于编剧很好地贯穿了历史剧真实性的内涵,遂使得该剧成为历史行业剧的典范。
关键词:《大明王朝1566》 历史剧 真实性 
高职语文翻转课堂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分析被引量:1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78-79,共2页秦文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为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翻转课堂基础上,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能够使语文教学实现又一次质的飞跃,是适合语文教学要求的一...
关键词:高职语文 翻转课堂 微课 应用策略 
从“青花瓷现象”分析国人的传统文化认同和文化回归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26-128,共3页秦文平 
"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的一个文化符号。而"青花瓷现象"则是一部中国陶瓷发展史,是文化问题的一种突出反映。近代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化"困扰,催生文化危机,很多国人在此背景下...
关键词:文化危机 “青花瓷现象” 文化认同 文化回归 
解析“80后”文学文本的语言特色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1-102,共2页秦文平 
想要解读"80后"文学的文本语言,就要深入研究这代人的生活背景、情感特征和教育情况。总的来说,"80后"作为"孤独的一代"与其出生年代的背景有莫大的联系,从独生政策、教育改革、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分析80后作家的创作作品,可以解析80后...
关键词:“80后” 文学文本 语言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