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夫文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中厚板中厚板生产轧件测厚仪辊缝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钢铁》《中国冶金》《冶金自动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厚楔形板轧制的过程控制模型被引量:3
《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第7期53-55,共3页祝夫文 胡贤磊 王市均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提出了两阶段楔形板轧制的观点,并建立了楔形轧制的过程控制模型;运用负荷函数法结合循环迭代法进行了楔形轧制道次数及中间厚度的优化确定;在不改变楔形轧制优化的道次数的前提下,进行了楔形轧制阶段各道次的压下量优化重分配,优化了...
关键词:中厚板 楔形 轧制 
中厚板轧件尖角缺陷的分析
《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第4期21-25,共5页祝夫文 胡贤磊 曾庆亮 李西安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针对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的轧件尖角缺陷,分析了该缺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其预测模型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为实际生产中该种缺陷的消除提供一定的参考。尖角缺陷主要是由于推床不对中致使展宽阶段轧件产生了角轧作用造成的,它主要形成于展...
关键词:中厚板 角轧 不对中 
中厚板轧制过程中消除侧弯的辊缝调节模型被引量:8
《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第11期25-28,共4页祝夫文 宋成志 胡贤磊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侧弯现象主要是由于轧件两侧的延伸率不等造成的。以上述思想为基础,分析了可能导致轧件两侧延伸率不等的各种不对称轧制条件,如坯料楔形、轧件两侧温度偏差、轧件两侧的刚度偏差、推床不对中及轧辊有载辊型等。最后建立了用于消除侧弯...
关键词:中厚板 侧弯 辊形 
中厚板生产的道次间辊缝动态修正模型被引量:2
《中国冶金》2008年第9期23-26,共4页祝夫文 胡贤磊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4006)
针对块与块之间的轧制力长短期自学习不能修正轧件个体差异的缺陷,提出了道次间辊缝动态修正模型。针对变形抗力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两维指数平滑处理模型,该模型采用指数平滑处理法,分别针对轧制规程的各个道次,按轧制顺序对各个轧...
关键词:中厚板 层别 动态修正 指数平滑 
中厚板生产的高精度轧制力短期自学习被引量: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7期980-983,共4页祝夫文 胡贤磊 赵忠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针对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安装测厚仪的现状,提出了中厚板生产中无测厚仪下的高精度轧制力自学习模型.模型通过自然对数法进行厚度族的划分,并将用于轧制力自学习的变形抗力参数按照不同的厚度族进行区分,最后模型采用了指数平滑法对各个...
关键词:中厚板 轧制力自学习 测厚仪 厚度族 弹跳模型 
中厚板轧件舌形缺陷的分析被引量:3
《钢铁》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祝夫文 胡贤磊 赵忠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为了高精度预测中厚板轧件的头尾舌形量,从而为平面形状控制提供相关参数,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头部微单元的概念,构造了舌形缺陷的预测模型。模型从体积守恒的角度出发,证明了舌形缺陷的体积来自于头部微单元,并通过推导得出了将距...
关键词:中厚板 宽展 舌形缺陷 微单元 
中厚板生产中无测厚仪下的自适应轧制模型被引量:4
《钢铁》2008年第4期57-60,69,共5页祝夫文 胡贤磊 赵忠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针对国内很多中板厂没有测厚仪的现状,开发了无测厚仪下的自适应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自然对数法进行厚度范围的划分,并且在各个厚度范围内,将落在其中的根据各道次实际生产数据回归的轧件变形抗力参数按照轧制时间的由近及远,进行指数...
关键词:测厚仪 目标厚度锁定 自适应轧制 指数平滑法 
中厚板轧制过程控制中轧件的平均温度模型被引量:1
《冶金自动化》2007年第6期27-30,共4页祝夫文 赵忠 胡贤磊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06)
通过分析得出,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轧件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是以轧件中心为原点的抛物线形式;考虑到表层变形区和中心变形区对轧制变形的影响作用的不同,建立了与压下率、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有关的平均温度模型;将有限差分法处理实测温...
关键词:中厚板 变形抗力 平均温度模型 压下率 过程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