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非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收纳民俗艺术设计梳篦洁净手术室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艺术教育》《文化创新比较研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视觉艺术视角下江苏世遗湿地旅游线路分析
《美与时代(城市)》2024年第9期104-106,共3页蒋承 王亦非 
202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视觉艺术助力江苏湿地‘世遗+文旅’开发路径探索”(2024SJYB1507);2024年盐城市社科基金项目“视觉形象助力盐城新四军红色旅游资源线路整合路径研究”(24skA244)研究成果。
以视觉艺术为理论指引,深度剖析江苏世界遗产湿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元素与艺术价值,旨在设计出既能展现湿地独特魅力,又能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旅游线路。对江苏世遗湿地资源进行梳理,结合视觉艺术理论,构建具有创新性、体验性与教育性的...
关键词:视觉艺术 江苏 世遗湿地 旅游线路 自然景观 
非遗保护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0-82,共3页王亦非 董玥彤 
2022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暨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项目教学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馆院合作项目为例”(CCITSG2022005);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项目资助(2023GRFX008)。
基于非遗保护的现状分析,发现非遗保护中各群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存在现实困境,提出了项目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数字化云模式,并研究了协同创新的推进路径:依托城市发展项目,促进跨界融合;借力文旅市场发展,促使多方主体受益;紧跟数字化转...
关键词:非遗保护 协同创新模式 推进路径 
王亦非作品
《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23期I0001-I0001,共1页王亦非 
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被引量:1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32-36,共5页王亦非 
2020年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数创学院‘非遗大师技能班’合作项目为例”(2020CXJG02)。
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高”建设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服务区域文化产业提供了契机。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对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意义和思路进行了研究。基于...
关键词:区域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之道被引量: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33期104-107,共4页王亦非 
2020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数创学院非遗大师班合作项目为例”(项目编号:2020CXJG02);2021—2022年度江苏职业教育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HYBLX2021035)。
“双高”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将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教育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非遗文化项目,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从而培养符...
关键词:非遗文化 高职艺术教育 融合创新 
民俗特性视域下的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发展研究被引量:1
《文化产业》2021年第33期55-57,共3页王亦非 杨赛 
2020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数创学院非遗大师班合作项目为例”(2020CXJG02);2021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传统重点项目“中国传统神话文化元素在现代校园文化推广中的应用——以《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图形创新设计为例”。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俗特性的分析得出民俗文化是艺术之源,是艺术创作之本。基于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文章阐述了艺术设计是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需要在时代背...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 艺术创作 文化与艺术 民俗特性 艺术设计 民俗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互联网 
基于常州梳篦民俗文化特性的产品创新被引量: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108-120,共13页王亦非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非遗保护视角下常州梳篦的品牌塑造与创新发展研究”(2017SJB1824)阶段性成果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梳篦梳头的原始功能在逐渐弱化,梳篦产业发展困难,梳篦文化推广陷入瓶颈。因此,如何拓展梳篦的创新性,挖掘梳篦新的产业机会点,是梳篦行业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常州梳篦的民俗文化特性,从婚嫁、丧葬、养生、歌...
关键词:梳篦 民俗文化特性 创新性 
《环境效果图表现》设计
《艺术教育》2016年第1期11-11,共1页徐来 王亦非 刘菲菲 李静妤 
关键词:效果图 
民俗文化视角下的常州梳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168-183,共16页王亦非 
梳篦,是梳子和篦箕的总称。常州梳篦的产生及其材质的选取都有着民俗文化基础,在俗信的基础上,她表达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美好愿望的寄托。常州梳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结晶,更是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载体。
关键词:梳篦 民俗 常州 
传统竹编工艺及其设计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284-293,共10页王亦非 
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研究”(Y201328158)阶段性成果
'物尽其用、就地取材'是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采用自然界充沛的原材料,以手工艺或是半机械工艺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应具备的理念之一,即为了提高最普通的人的生活质量而设计。面对当代工业...
关键词:竹文化 竹编工艺 现代工业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