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丁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基督教神秘主义宗教宗教宽容神圣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基督宗教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宗教”的本义看李提摩太之佛耶对话观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80-185,共6页黄丁 
作为信仰的一种"此在"的历史性表达形式,"诸宗教"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我们回到"宗教"之本义,并在此视域下分析李提摩太之佛耶对话思想。李提摩太之佛耶对话的主体并非两种"具体化"后的制度性宗教,因...
关键词:宗教 李提摩太 佛耶对话 宗教多元论 佛教 基督教 
基督教神秘主义的诠释、研究进路与哲学反思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172-180,共9页黄丁 
作为"神秘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神秘主义"涵盖着体验和学说两个互为表里的层面。个体对神之在场的直接体验是基督教神秘主义学说系统的核心,而基督教神秘主义学说体系是在借助语言、逻辑和文化传统对体验本身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形...
关键词:基督教 神秘主义 神秘体验 神话 象征 
基督教神秘主义的诠释略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黄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11BZJ020)
由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核质是个体遭遇上帝的特殊经历,因此对基督教神秘主义的诠释当摒弃传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诠释范式,如宗教意识的进路和基督教神学框架的进路,而选取契合基督教神秘主义核质的诠释进路。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核质具体包...
关键词:基督教神秘主义 神秘体验 累积的传统 神圣 世俗 
作为一种神圣诠释系统的宗教:伯格论世界世俗化进程反思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39-443,共5页黄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ZJ020)
在揭示作为一种存在之意义和秩序的宗教之基础上,伯格区分了神圣与世俗:即秩序的合理性诠释若诉诸宗教则被视作神圣,反之被视作世俗。究其根本而言,伯格所谓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划分,乃源于其将宗教理解成宗教之功能。对此,从涵盖"个体信仰...
关键词:彼得·伯格 宗教 神圣 世俗化 超越 
理解犹太教信仰的一把钥匙:读《犹太神秘主义概论》
《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2期168-169,共2页黄丁 
毋庸赘言,以犹太教为核心的希伯来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人便在世界各地流浪,并不断遭到来自异质文明的挑战、迫害,乃至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关键词:犹太教 神秘主义 人类文明史 钥匙 信仰 异质文明 希伯来 犹太人 
两希文明之时间观及其历史哲学刍论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黄丁 徐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宗教学<犹太神秘主义研究>";编号:11BZJ020
文章在分别阐释古希腊之周期性轮回时间观与犹太——基督教之终末性目的式时间观的基础上发现:古希腊之历史哲学建基于周期性轮回式时间观,犹太——基督教之历史哲学则以终末性目的论式的时间观为基础。为避免由古希腊历史哲学所走向的...
关键词:古希腊 圣经 时间 历史哲学 
以正义的名义:《查理周刊》遭袭案反思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黄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课题标号11BZJ020)
以《查理周刊》遭袭为契机,在分析蒂里希之存在论视域下正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查理周刊》遭袭案所折射出的正义之内涵进行梳理,并对正义与爱、力量之间关系的混淆进行厘清。得出如下结论:为了使相异者重新结合而行使的力量是正义的,针...
关键词:《查理周刊》正义 反思 
从理论到现实:从洛克之“宗教宽容”局限论起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黄丁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项目号:08JJD730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项目号:11BZJ020)的阶段性成果
在《论宗教宽容》中,洛克一方面热情洋溢地为宗教宽容辩护,主张通过政教分离的方式实践宗教宽容,从而保障全体公民的宗教自由;另一方面洛克不主张对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不从国教者实施宽容。从洛克这一明显前后矛盾的主张契入,从历史与...
关键词:约翰·洛克 宗教宽容 现实主义 政教分离 
从理论到现实:从洛克之“宗教宽容”局限论起
《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281-291,共11页黄丁 
1689年,流亡荷兰的洛克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论宗教宽容》一书,详细阐释宗教宽容的理由、实施宗教宽容的方法和宗教冲突的实质。该书一经发表,便在欧洲思想界引起波澜。先是普罗斯特(Jonas Proast)发表《对〈论宗教宽容〉的论点和简要考...
关键词:宗教 方法 洛克 思想界 冲突 论点 局限 欧洲 
论索伦关于布伯的哈西德研究之争被引量:3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4期130-137,共8页刘精忠 黄丁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课题编号08JJD73004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编号11BZJ020)<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哈西德神秘主义研究史上,布伯的研究揭示近代犹太教运动中内在而真实、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宗教精神。对此,索伦从纯粹历史文献学的维度出发,对这一研究结果的学术规范性、合理性,持否定立场。二者的方法之争源于对哈西德运动这一宗...
关键词:索伦 布伯 哈西德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