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尧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时期研究团体《地学杂志》《实业计划》学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武陵学刊》《收藏》《中国民族博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两个结合”视域下理论宣讲推进地方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以常德地区为例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23期88-90,共3页罗尧 
2024年度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基于常德红色文化的大学生理论宣讲效果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SP24YC74)的阶段性成果。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而要在现代社会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甄选和赋能。就常德地区而言,其地域文化的优势之处就在于兼具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关键词:理论宣讲 常德地区 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 
20世纪30年代地貌学的学科标准化过程初探
《大众标准化》2023年第24期10-12,共3页罗尧 
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民国地理学史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6BSQD01)。
地貌学是现代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20世纪初现代地貌学理论陆续被中国学者译介到国内,其学科标准化进程伴随着对中国地貌的本土化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走上正轨。这一时期被译介到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地貌学理论主要是德国学者李...
关键词:地貌学 20世纪30年代 学科标准化 
从传统地学到现代地理学 民国时期地理学研究团体与刊物发展历程研究
《收藏》2023年第7期133-135,共3页罗尧 
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E07016026)
始于晚清的中国传统地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转型,在民国时期加快了步伐。此期间诞生了地理学研究团体及其刊物。同时这些团体和刊物的研究重心演变,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时代需求。一、民国初期的中国地学会及其《地学杂志》从民国建立到20世...
关键词:地理学研究 中国地学会 《地学杂志》 现代地理学 民国初期 张相文 民国时期 历程研究 
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以常德地区为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8期28-29,共2页罗尧 
如何提高本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兴趣,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难题.发掘本地区的地方史资源并加以运用,创设情境来增强学生代入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常德地区为例,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围绕本地历史人物的专题教学和围...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史 常德 
《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区位思想与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武陵学刊》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罗尧 
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呈现出过度集中于东部口岸城市的现象,就工业区位理论而言,这种布局并不经济,从国防安全角度来看也存在风险。早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已经提出了符合工业区位理论的规划方案。然而《实业计划》在整个民...
关键词:《实业计划》 工业区位 民国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