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炭炭基秸秆土壤长效氮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生态学杂志》《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养殖与饲料》更多>>
所获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九年低量生物炭还田和钾肥对棕壤土钾素、玉米产量和钾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9期2129-2137,共9页包正荣 戴皖宁 苏旭 陈义轩 林利 兰宇 杨旭 孟军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2-317-2-08和2021-5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51)资助。
中国大部分耕地钾不足,而施用生物炭等有机改良剂是提高土壤钾素含量的有效途径。国内外有关低量生物炭长期还田和施钾对棕壤土钾素、作物生产力和土壤钾素平衡的交互作用研究不够充分。本研究开展玉米田间长期定位试验,试验采取两因素...
关键词:生物炭 钾肥 玉米 土壤钾素 产量 
玉米花生带状间作对植株氮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年第6期1296-1306,共11页董奇琦 袁洋 杜琪 刘振华 史晓龙 张克朝 周东英 杨旭 王晓光 蒋春姬 刘喜波 郭峰 赵新华 于海秋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3)。
为探明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植株氮吸收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设置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和玉米花生间作(IMP)三种种植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并采用16S/ITS测序技术明确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下根...
关键词:玉米 花生 带状间作 交互区 氮吸收利用 16S/ITS 
生物炭对棕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第11期2515-2524,共10页孙强 杨旭 孟军 兰宇 韩晓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系统专项基金(CARS-01-51);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2-317-2-08)。
为研究一次性施入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棕壤团聚体的空间分布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于2013年在辽宁沈阳棕壤区建立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0(不施炭),C1(一次性施入玉米秸秆生物炭15.75 t·hm^(-2)),C2(一次性施入玉米秸秆生物...
关键词:生物炭施用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玉米DDGS在家兔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养殖与饲料》2010年第12期62-64,共3页杨旭 王丽萍 刘磊 田河 
国家兔产业体系资助
关键词:兔饲料 玉米DDGS 应用 饲料资源 养殖规模 草食动物 生活水 畜牧业 
大豆皮作为肉兔饲料原料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养殖与饲料》2010年第12期65-66,共2页王丽萍 田河 刘磊 杨旭 
国家兔产业体系资助
关键词:饲料原料 肉兔 大豆皮 消费习惯 国内市场 高赖氨酸 低胆固醇 食品需求 
中国兔肉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养殖与饲料》2010年第11期86-89,共4页刘磊 田河 王丽萍 杨旭 
国家兔产业体系资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 生产 兔肉 科技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