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强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大代表八二宪法宪法修改条款代表选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镇江高专学报》《时代法学》《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我国混合法系研究方法的创新——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镇江高专学报》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陆强 王晋熠 
分析法社会学方法应用于混合法系研究的必要性,基于法社会学与混合法系研究的契合度,探索将法社会学方法应用于混合法系研究的途径:引入“活法”概念、引入“动态发展观”、引入“经验事实验证法”等,创新混合法系研究方法。
关键词:混合法系 法社会学 方法论 
《地方组织法》调整对象的重塑与结构优化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陆强 王晋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完善重点领域行政基本法研究”(17VHJ00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542058)。
为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需要,1979年《地方组织法》在确定调整对象时采取了“扩张性”策略,“有法可依”成为当时立法的首要价值需求。国家机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地方组织法》立法功能与其他法律开始出现重合,对...
关键词:《地方组织法》 调整对象 法律体系 
人大代表间接选举治理结构的实践逻辑及制度优化
《时代法学》2022年第6期13-23,共11页陆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选举机构模式选择及制度完善研究”(项目编号:17CFX010)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依托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选举机构采取兼职主义模式和双层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大代表选举的实践需要。这一机构模式和治理结构组织类型多元、权力分散,不利于选举监督和管理权力集中、有效行使。人...
关键词:人大代表 间接选举 选举机构 选举全过程监督 
我国人大选举委员会制度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时代法学》2019年第3期28-35,共8页陆强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选举机构模式选择及制度完善研究”(项目编号:17CFX010)的阶段性成果
1953年《选举法》框架下的选举委员会作为办理选举事宜之临时机关,负责监督、指导《选举法》的执行。这一时期的选举委员会地位高、行政权属性特征明显,成员代表性强且不实行回避制度,工作任务存在层级性差异。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委员会 选举法 
八二宪法“国家机构”条款的完善
《时代法学》2018年第3期16-22,共7页陆强 杨蕙铭 
肖北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完善重点领域行政基本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7VHJ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机构是我国宪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八二宪法通过以来,我国国家机关和国家结构形式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宪法部分条款开始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如特别行政区宪法定位不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宪法地位及领导体制...
关键词:八二宪法 宪法修改 国家机构 
香港司法人员行为投诉及纪律责任追究机制研究
《时代法学》2017年第2期49-55,共7页陆强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湘教发[2011]76号)资助
香港司法人员行为投诉机制是法官行为失当纠偏的非正式机制。建立司法人员行为投诉机制,对于监督法官行为、回应公众关切、塑造司法公信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司法人员正式的纪律责任追究机制主要适用于级别较低的司法人员,对于区域法院法...
关键词:司法人员 司法责任 投诉 纪律责任追究 
选举委员会常设化研究——以县乡级人大代表选举为视角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9-56,共8页陆强 
选举委员会是处理选举事务的法定监管机构,是选举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选举委员会的临时性设置,破坏了选举事务管理权力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要求,不利于选举委员会职能履行和责任追究,影响选举委员会功能的良好发挥。在各级人大权力框架下...
关键词:人大代表 选举委员会 常设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