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启

作品数:22被引量: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科普农村科普乡村图像年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村科技》《风流一代》《自然辩证法研究》《国家治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交媒体开启农业技术推广新篇章
《中国农村科技》2025年第3期30-32,共3页翟天昶 胡冰川 朱洪启 
我国农业持续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和技术的适配矛盾也日益突出。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和自下而上的商业性农技推广可以覆盖绝大部分农技需求。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农技推广 社交媒体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数字化转型 有机衔接 跨越式发展 
科技小院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风流一代》2023年第31期20-21,共2页王玉斌 朱洪启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让默默无闻的科技小院极富冲击性地进入大众视野。科技小院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主要特征是农业科学领域研究生长驻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
关键词: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 理论知识学习 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状与存在问题 创新模式 生产一线 冲击性 
科技小院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向被引量:8
《国家治理》2023年第15期56-61,共6页王玉斌 朱洪启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研究得到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30108ELR020);“科技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30108ELR021)课题资助。
科技小院作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模式,历经十多年两个阶段的探索发展,以自身“聚资源、利各方”的内在驱动力朝着“3.0版”方向迅猛发展。数量快速增加,作用越来越大,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开展“三农”科技服务工...
关键词:科技小院“三农”科技服务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农业现代化 
以打造完整科普空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被引量:4
《学术前沿》2023年第9期82-88,共7页朱洪启 
互联网打开了农村科普的新空间。农村科普线上空间的建设不能脱离线下空间,两者要协调发展,核心是激发农民对科学的感知,打造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完整科普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力乡...
关键词:农民视角 生活审美 融合发展 文明乡风 农村科普 
新需求视角下农村科普供需匹配及路径优化研究被引量:7
《科普研究》2023年第1期34-41,106,107,共10页吴祖赟 李思瑾 汤书昆 朱洪启 
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项目“农村科普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200102ELR023)
农村科普供需结构的优化是农村科普实践良好发育的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化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组织与新型农民对科普产生了大量新需求,这对现阶段以传统供给模式运作的农村科普工作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基...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科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供需失衡 
科普题材新年画初探(1949—1985年)
《科普研究》2022年第3期90-99,110,共11页陈畅 章梅芳 朱洪启 
通过梳理各类专著、图册中1949—1985年的科普题材新年画,结合不同时期科普历史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将科普题材新年画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科普题材新年画的发展反映出我国科普事业的脉络,其转变与国家发展战略、科普政策及新年画行业的发...
关键词:新年画 科普 图像 
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被引量:15
《人民论坛》2022年第11期60-63,共4页朱洪启 
当前,科学已泛在于生活中,科学元素包含在诸多社会生活场景当中,参与了生活意义与生活品质的塑造。科普工作呈现出新格局,其特点是社会化、泛在化、日常化、消费化。在这种文化场境中,需要对科普工作重新进行界定,构建新的科普工作机制...
关键词:科普 日常生活 泛在 科普空间 文化建设 
基于扎根理论-ISM的县域科普制约因素研究被引量:3
《科普研究》2021年第5期66-75,102,103,共12页程艳霞 王紫穗 王虎 朱洪启 
中国科普研究所资助项目“县域科普发展研究”(ELR024)。
县域科普的工作成效直接决定县域范围内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基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访谈调研和网络爬虫获取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提炼出11个制约县域科普工作成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ISM模型对各制约因...
关键词:县域科普 扎根理论 ISM 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被引量:11
《科普研究》2021年第4期58-62,109,共6页朱洪启 
新时代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核心,推进农村地区移风易俗,使广大农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普工作体系,有效融入农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提升乡村生态文明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
关键词:农民 科技文化素质 乡村振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新时期推进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9
《科普研究》2021年第4期87-91,111,共6页李正风 朱洪启 王京春 
中国科普研究所“高校科普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项目(200103ELR021);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91080563)
新时代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科普人才的支撑,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科普人才队伍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对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缺乏专业硕士学位是严重制约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指出...
关键词:科普人才 专业硕士学位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