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壁画生死观西夏时期石窟艺术地方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经贸》《南都学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敦煌学辑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画像时空布局及其丧葬文化观念被引量:2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6-11,共6页朱静宜 宁强 
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
关键词:沂南汉代画像石 时空布局 艺术考古 生死观 丧葬仪礼 
往生净土与魂归故乡:德兴里壁画墓的死后理想世界被引量:1
《中国美术研究》2020年第4期22-27,共6页贾晓贝 宁强 
德兴里壁画墓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亚墓葬艺术的演进变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学界往往关注墓主方面的解读,而基于时空逻辑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墓葬后室构建了私人化的净土空间,并以墓主夫人画像的空缺来体现其佛教信仰与更高层次的修...
关键词:德兴里 壁画 画像 净土 生死观 
性别视角下的汉代胡人形象探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宁强 贾晓贝 
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形象对于研究汉代民族关系与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相关研究缺乏性别视角的问题,分别考察了汉墓出土图像与汉代文本中的胡人形象的性别表现,发现汉代艺术中胡人女性形象的缺失是由于忽略了胡人形象性别差异的...
关键词:汉代 胡人 女性 性别建构 
龟兹史前文明初探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1期73-84,共12页宁强 
本文利用近年来新疆中部库车一带(古龟兹国境内)考古发现的原始彩陶、岩画、墓葬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重建了湮没无闻的龟兹史前文明,探讨了史前龟兹人的社会形态、生产模式、生活状况、审美习惯等,并提出了"古龟兹文明在起源阶...
关键词:龟兹文明 西域岩画 史前考古 
从敦煌看世界:敦煌艺术中的“国际元素”辨析
《中国经贸》2019年第18期55-62,共8页宁强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既是国际贸易重镇,也是各地区文化艺术交汇处。它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国历史上汉族聚居区最西端的城镇。敦煌再往西,就进入了历史上著名的西域地区,其居民大多是讲各种非汉族语言的“胡人”,所以唐代诗...
关键词:敦煌艺术 军事要塞 诗人王维 丝绸之路 王维诗 重要节点 河西走廊 西域地区 
敦煌与瓜州西夏时期石窟艺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敦煌研究》2016年第6期41-49,共9页何卯平 宁强 
本文对敦煌和瓜州两地西夏时期石窟艺术的壁画题材、造型风格、供养人构成、艺术功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敦煌与瓜州在西夏时期因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军事形势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动荡不安的敦煌,由于历史的惯性继...
关键词:壁画补绘 原创新窟 西夏地方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