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作品数:21被引量:1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沙尘起沙时空分布特征数值模拟大气科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论文》《高原气象》《环境工程学报》《热带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多暴露途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7期1964-1976,共13页陈科彤 陈思宇 薛劲凯 何嘉琦 姜云超 王澜 刘楚薇 陈渔 张润斌 罗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224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5106)。
土壤重金属(SHMs)污染因其高毒性、隐蔽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精准量化SHMs的人体输入途径及其危害风险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多样本实测和文献检索相结合,选取856篇参考文献和收集的563个实测样本,...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 精细途径 人体输入 健康危害 风险评估 
青藏高原沙尘的外源贡献
《中国沙漠》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曹佳慧 陈思宇 张潮 连露露 赵丹 杜世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2209,42175106)。
青藏高原沙尘的来源是高原环境与气候领域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发现,高原沙尘来自局地释放和外源沙漠输送,但外源沙漠对于高原的沙尘季节贡献还存在定量分析和源区感热分析的不足。采用WRF-Chem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c...
关键词:青藏高原 沙尘传输 WRF-Chem 外源贡献 
沙墙 认识沙尘暴的另一个角度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第3期136-155,共20页陈思宇 成政 
近些年来,我国沙尘暴的爆发频率呈现减少趋势。在西部沙尘源区,我们可看到在东部几乎看不到的场面:沙尘暴高如云、形似花椰菜的沙墙;在夏季,西部的强沙尘暴产生的沙墙极为壮观,对此国内研究却相对较少;黑风暴、哈布风暴也能形成高大的沙...
关键词:沙尘暴 大气科学 减少趋势 沙尘源区 黑风暴 黄建平 兰州大学 花椰菜 
Linux及程序设计在大气科学中的实验教学研究
《高教学刊》2023年第11期116-120,共5页王瑞 周天 李哥青 陈思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理科教育研究课题“大气科学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ZSLKJYYB21);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地形动力热力作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建设”(202116);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大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团队”(无编号)
为推动和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完善实验课程在“双一流”高等院校中的课程体系建设,该文基于当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2020级和2021级)Linux及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情况,从实验教学内容、随堂交流和观察及课后调查问卷等方...
关键词:LINUX系统 大气科学 CYGWIN NCL 实验教学 
我国地表矿物质颗粒物的粒度分布与来源
《地球环境学报》2023年第2期145-155,共11页娄高僮 罗源 陈渔 陈思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2209,42175106,918371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1156)。
下垫面的地表矿物质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的源和汇,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状况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下垫面地表矿物质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是表征颗粒行为的重要参数,颗粒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环境学性质等都与粒径有关。为探究人为下...
关键词:地表矿物质颗粒物 粒度分布 沙漠 城市铺装道路 农村土路 重金属 
东亚沙尘气候效应对地面温度日较差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中国沙漠》2022年第3期127-138,共12页陈思宇 贯雅雯 赵丹 娄高僮 陈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106,918371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11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lzujbky-2020-ct03)。
地面温度日较差(DTR)作为重要天气和气候指标,反映昼夜温差极值,比平均气温对地表辐射收支的变化更敏感,对环境变化和气候异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沙尘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是影响岩石圈-大气-海洋系统的重要因子,但目前的研究较少涉及沙尘...
关键词:东亚沙尘 WRF-Chem模式 沙尘质量收支 沙尘传输 沙尘直接效应 沙尘气候效应 
东亚地区两次典型沙尘暴物理过程对比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13-322,共10页赵丹 陈思宇 陈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106,918371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11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lzujbky-2020-ct03)。
利用多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对东亚地区2009-04-23和2010-04-24两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次沙尘暴过程在起沙和传输机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两次沙尘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两次沙尘事...
关键词:沙尘起沙 动力机制 WRF-Chem模式 沙尘传输 沙尘暴 
中国大陆地区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分析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837-845,共9页臧洲 毕鸿儒 肖晓辉 陈思宇 罗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103,41775003)
通过研究PM2.5对中国大陆地区7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得到了百日咳、猩红热、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感冒的PM2.5归因发病率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7类传染病的PM2.5归因发病率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中部和东部地区...
关键词:PM2.5质量浓度 传染病 归因发病率 
中国PM2.5质量浓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地球环境学报》2020年第3期235-244,共10页罗源 颉丽 陈思宇 臧洲 吴东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03,91837103)。
基于2004—2016年的全球地表PM2.5数据和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传染病年发病率数据,探究了PM2.5质量浓度与9种传染病(百日咳、猩红热、流脑、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流行性感冒)发病率...
关键词:PM2.5浓度 传染病发病率 Pearson相关 
EOF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预测中国华北地区向外长波辐射通量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389-394,共6页陈思宇 李景鑫 谢亭亭 王晨 肖峙靖 张震 元天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5003;41775003)
利用搭载在Aqua卫星上的CERES产品,探讨了2005年6月-2009年6月华北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从经验正交分解结果来看,第一模态华北地区向外长波辐射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整个区域向外长波辐射有增大趋势.第二模态中呈现出南北...
关键词:向外长波辐射通量 经验正交分解 神经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