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第一人称萌芽电影艺术传媒产业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电影评介》《当代电视》《电影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影游融合:电影的“游戏化”转向与创作思考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苏静 郭沛含 
“Dolby Vision技术在电影《寻根周原》制作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F20200528)。
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由数字产业创造的数字世界,开启了新的观念时代。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提出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正在成为现实。尤其是2021年3月在沙盒游戏平台Roblox推出...
关键词:影游融合 游戏化转向 观念产品 类型呈现 
融媒体时代高校纪录片创作教学创新发展思考被引量:2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7期57-60,共4页苏静 
当前,在国家新战略的引导下,我国新媒体迎来了技术与内容的双维爆发式发展,加速迈入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智能互联新时代。纪录片作为影视传媒行业的组成形态之一,其创作方法、传播体系等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得以不断创新变革与优化融合。...
关键词:融媒体 高校 纪录片创作 融合 多维 多线融合 
“建国”叙事:经典重大题材电影之国家形象研究
《电影评介》2020年第11期109-112,共4页苏静 许明 
一、国家形象和电影国家形象议题国家形象问题是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中国必须予以面对和建构的时代命题。纵观历史,关于中国的“形象”议题,海外的描述总是在几种描述和设定间调换和跳转,呈现出“变色龙”特征:古代中国是神秘、文明、...
关键词:重大题材 中国威胁论 和平崛起 伟大复兴 时代命题 变色龙 意识形态 形象 
“客我”与“主我”:电影语言中的“主观性”萌芽
《电影评介》2020年第4期38-40,共3页苏静 
当今电影艺术中,在对银幕中的"我"的"客观化"特征进行表达时,存在着一种强劲的趋势--对其进行压抑的不可抗趋势。在实际应用时,这一趋势的核心在于对"表现"的追求,并试图利用众多叙述或推断技巧达到这一目的。文章主要通过《蝴蝶梦》《...
关键词:电影语言 《蝴蝶梦》 摩登时代 主观性 客观化 萌芽 
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传播价值被引量:3
《当代电视》2018年第12期70-71,共2页苏静 
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正在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化,针对纪录片的传播价值亦产生了新的解读。第一人称纪录片借助电影、电视、手机等影视设备,真实记录个人、家庭、社会等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影视艺...
关键词:传播价值 第一人称 纪录片 家庭故事 自我意识 影视设备 客观世界 影视艺术 
电影艺术中“我”的萌芽
《电影评介》2018年第11期63-65,共3页苏静 
电影,一种“使得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方面更臻完善的艺术”(安德烈·巴赞),能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表达?法国影评家沙蒂耶(Jean-Pierre Chartier)在半个多世纪前黑白片时代发表的《第一人称电影与电影中的虚幻现实》[1]著名评论时...
关键词:电影艺术 “我” 萌芽 第一人称 叙事法则 主观视点 安德烈 客观性 
短片的发展与电影艺术的未来——第36届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节综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143-144,共2页张炜 苏静 
2014年1月31习至2月8日,第36届克莱蒙费朗短片节在法国中南部城市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举行,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组委会负责人受短片节组委会邀请赴法参加了本次...
关键词:电影艺术 短片 国际 法国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综述 电影市场 组委会 
微电影人才培养策略探析被引量: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101-103,共3页张炜 苏静 
微电影指主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对教学、科研和传媒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说:“微电影开创了高校...
关键词:人才培养策略 电影 影视教学 传媒产业 中国高校 科研水平 媒体平台 规模投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