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新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更多>>
发文主题:鼓子秧歌舞蹈进课堂黄河训练教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评论》《科学时代》《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舞蹈至死”的内心平静——评广东现代舞团的《天堂之日》
《艺术评论》2016年第9期114-115,共2页黄建新 
今年为“双周”压大轴的作品,依然出自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曹诚渊先生将中国哲学中的“五行”观念与五台大戏恰当地对应起来,即“木”对应《九死一生·长征》、“火”对应《烟花·冷》、“土”对应《微尘宅事...
关键词:现代舞团 广东 天堂 平静 内心 舞蹈 “五行” 中国内地 
回归内心,找寻自我——舞蹈剧场《褪色的独白》观后
《艺术评论》2016年第1期68-69,共2页黄建新 
作为"北京舞蹈双周"中展演周的开幕作品,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演出的舞蹈剧场《褪色的独白》一改往日纯舞的风格,推出了一个主题先行的舞作。演出融合了现场演唱、大型装置、视频投影等手段,将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女性的内心世界,以舞...
关键词:舞蹈剧场 主题先行 部大 马波 对话形式 社会大变革 现实生活 情感历程 时光倒流 自我救赎 
刍议语境论视域下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融通——基于艺术研究的考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黄建新 王姝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2000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1035);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4301);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4-002)
作为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艺术、哲学与科学之间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紧密的关联性,呈现出互为本质的折射关系。从方法论层面看,艺术与哲学及科学的联姻无疑推动了艺术研究的深化,但这种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艺...
关键词:科学 哲学 艺术 语境论 
论王秀芳舞蹈作品创作中的人文价值被引量:4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0-33,共4页黄建新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开始渗透至各个艺术领域。这一思潮主张追求人类心灵的解放,提出了围绕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展开思考。本文从人文主义的角度介入,以"黄河派"舞蹈的主要代表人物王秀芳的舞蹈作品为实例研究,通过对舞蹈文本题...
关键词:人文主义 王秀芳 “黄河派”作品 编导教学 
炽情·质朴·崇高——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派”舞蹈的美学价值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黄建新 
曾经风靡祖国大江南北的"黄河派"舞蹈创造了山西舞蹈史上的辉煌,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舞蹈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派"舞蹈作品的研究,分析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以及炽情、质朴与崇高的美学价值,以传承"黄河派"舞蹈的优良...
关键词:“黄河派”舞蹈 山西民间舞 美学价值 炽情 质朴 崇高 
“非遗进课堂”对晋北踢鼓子秧歌教材建设的意义被引量:5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4-16,共3页黄建新 
论文从"非遗进课堂"的层面,以晋北踢鼓子秧歌为例,探讨了作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如何通过具有地域特点的晋北踢鼓子秧歌教材建设,来弥补我校民间舞蹈教学中本土民间舞蹈教材的缺失,同时依托高校教学平台,培养踢鼓子秧歌传承人,完善踢鼓...
关键词:踢鼓子秧歌 教材建设 非遗进课堂 保护与传承 
晋北踢鼓子秧歌当代形态转换研究——从“踢鼓子秧歌进课堂”谈传承与发展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3期40-46,共7页黄建新 
踢鼓子秧歌是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西省内的专家学者就致力于相关风格舞蹈作品的创作,以及教材建设和教学推广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踢鼓子秧歌没能在艺术院校得到很好的普及。本文通过对踢鼓子秧歌当代...
关键词:晋北 踢鼓子秧歌 当代形态 进课堂 传承 发展 
舞蹈表现中动作质感浅探被引量:4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95-97,共3页黄建新 
从分析舞蹈质感的构成入手,论述了舞种和舞者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舞蹈动作的质感,并深入地提出舞蹈质感的提升来源于舞者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说明了对动作质感的了解和把握是舞蹈表演的基础,是舞蹈表演由感性阶段提升...
关键词:动作质感 力效 内心情感 
浅谈孝义木偶的传承与发展
《科学时代》2008年第4期118-121,共1页黄建新 
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山西孝义木偶戏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类。经过历史的沉淀发展至今,已是集表演、音乐和工艺制作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义木偶戏这一古老的傀儡艺术正淡出人们的...
关键词:孝义木偶 皮腔 碗碗腔 中路梆子 传承与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