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冯廷勇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网络成瘾对跨期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
《心理学进展》2015年第4期254-261,共8页何颖操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的各种判断和选择(Loewenstein, 1988;Frederick, Loewenstein, &O’Donoghue, 2002)。跨期选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
关键词:网络成瘾 跨期选择 调节效应 延迟折扣率 
拖延的脑机制:基于大尺度脑网络的分析被引量:7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年第1期77-88,共12页苏缇 郭逸群 陈志毅 张顺民 黄希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5711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SWU1509392)资助
拖延是指个体明知有害却仍自愿推迟执行任务的一种不理智行为.拖延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学业表现以及社会成就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会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更有甚者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关于拖延的神经基础,目前研究只探索了拖延和...
关键词:拖延 图论分析 大尺度脑网络 功能连接 
成瘾人群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及干预方法被引量:16
《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5期810-821,共12页彭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1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大培育项目(SWU130900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研究团队建设项目(TR201207-2)资助
成瘾可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类成瘾人群在跨期选择上都表现出高时间折扣率的缺陷,但也有各自的特异性特征。成瘾人群跨期选择缺陷的神经基础主要集中在评估网络(腹内侧前额叶、纹状体、后扣带皮层等)、认知控制网络(前额叶皮层、...
关键词:成瘾 跨期选择 时间折扣 神经机制 干预方法 
调控方式影响跨期选择的神经基础:内侧前额叶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6年第32期3498-3508,共11页郭逸群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6SK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WU16093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17;315711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SWU1509392)资助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的各种判断和选择.先前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长久生活中所形成的调控方式("评估"和"行动"定向)会对跨期选择产生影响,然而调控方式影响跨期选择的...
关键词:跨期选择 调控方式 评估定向 行动定向 内侧前额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恐惧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被引量:15
《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SWU1109009);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项目(NSKD11025)
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在人类的生存和适应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认为对恐惧情绪的加工存在着两种方式———阈上加工和阈下加工,而最近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对恐惧的加工是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阈上加工。在恐惧的形成与表达中,杏仁核、...
关键词:恐惧 神经机制 杏仁核 海马 内侧前额叶 
情绪调节改善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任务厌恶中介作用被引量:5
《心理学报》2024年第4期458-468,共11页 白幼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123);重庆市技术创新应用发展重点项目(CSTB2022TIAD-KPX0150);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SWUPilotPlan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SWU2009104)资助。
先前研究表明,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多则拖延行为越少,但情绪调节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仍不清楚。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认为拖延与否主要取决于任务厌恶与结果效用之间的权衡。因此,情绪调节可能是通过降低任务厌恶或提升结果效用...
关键词:拖延 任务厌恶 结果效用 情绪调节 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 
留守年龄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5-102,共8页徐文健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的横断研究"(CYS14065);项目负责人:徐文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31571128);项目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时间心理学"(SWU1509392);项目负责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16SKB007);项目负责人:
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 结束留守年龄 人格 主观幸福感 中介作用 
个体对效价预期和风险评估的时程加工机制:来自ERP的证据被引量:3
《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王慧 陈飞 刘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800292);211三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SKD0800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简单赌博任务,操纵结果预期的效价(输或赢)与风险(高风险与低风险),考察了个体对结果预期阶段的效价和风险评估的脑内时程动态加工过程。脑电结果发现:(1)在N2成分上,结果预期的效价主效应显著,预期输比...
关键词:结果预期 效价预期 风险评估 N2 N500 
“先扬后抑”vs.“先抑后扬”: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建构的影响被引量:9
《心理科学》2016年第3期686-692,共7页蔡曙光 张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117;315711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SWU1509392);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cstc2015jcyj A10127)的资助
本研究采用2×3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不同性质信息的反馈比例和反馈顺序,重点考察了反馈顺序对决策信心动态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反馈比例条件下,当个体接收到的正性反馈多于负性反馈时,个体的决策信心上升,反之则下降;当个体...
关键词:反馈性质 反馈顺序 决策信心 动态建构 
元认知:态度与说服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10
《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5期866-877,共12页卢剑 肖子伦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6SKB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1128;312711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SWU1509392)资助
态度元认知指个体对所持态度的主观判断(如态度是否正确、重要与否等),是态度强度的重要维度,并能在态度说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介绍态度元认知的主要成分(态度确定性、重要性及矛盾性),然后重点阐述新近对态度说服元认知过程的...
关键词:态度 元认知 态度强度 说服 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