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构视角下艺术乡建的本质探讨
《艺术科技》2024年第19期90-92,共3页张博韬 李琰君 
目的:文章探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构建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乡村发展现状与矛盾,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构建和主体关系角度探讨艺术乡建的前提与本质,并基于艺术乡建实践案例分析提出见解,以实现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文化认同 艺术乡建 建设主体 本质 
全球艺术实践: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重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新路径
《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6期164-171,共8页康泽楠 孟凡行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编号21VMZ019)阶段性成果。
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基础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等物质领域进步作出贡献的一面,还要展现对世界和平、文化等精神领域作出贡献的一面,即中华文化的跨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 跨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艺术实践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化叙事及实践——基于文化形象学的论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令小雄 苗昕 
2023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研究”(2023ZDWT09);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研究”(2023YB005);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北师范大学)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研究”(2024SDSF04);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高校大学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2024BKS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本基于多维度理论系统梳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化意蕴、内涵质态与构建策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基础。一是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解析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意涵及其历史演变,探赜“和合共生,合谐共美”价值理想承载的多元...
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国家形象 文化形象认同 文化传播 
大运河视觉形象的建构与当代阐释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8-76,183,184,共11页张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21VMZ01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运河江苏段民俗艺术传承与文化空间建设互动研究”(20YSB003)。
作为文化系统的大运河,是由多民族多地域所共同创造、所共有的——“我们”的大运河,具有“多元统一”的文化特点。“遗产化”重构了大运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构只能基于文化、审美的意义,由此造成了大运河文化形象的当代转...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图画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谱系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民族艺林》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史妍 李冰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百年中国图画书儿童形象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PY17)阶段性成果。
中国图画书在百年民族化演进过程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民族视觉符号深度融合,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表现扎根中国大地的儿童形象,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形成了具有高度凝聚力与标识性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体系,建构起全新的中国图画...
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中国图画书 形象谱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内涵、特征与衡量尺度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马瑞雪 李建军 
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文化润疆有形有感有效研究”;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招标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ZK202206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则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研究”(19AZD015)。
民族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和鲜明特征的符号系统,是民族思想、文化艺术、审美情趣、民族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作为认知、理解和传播中国丰富历史与...
关键词: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识别标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在现代社会生活场景中的传播及运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0147-0150,共4页李寒林 
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语境下广西少数民族视觉形象的构建研究——以广西壮族为例》项目编号:2023KY0492。
在现代社会生活场景中,“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传播及运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在广告、影视、公共艺术等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发现,...
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文化传播 民族认同感 
新疆题材之于中国近现代美术
《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段牛斗 
民族与国家建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命题,边疆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涉及艺术、知识和国家的现代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社会学信息,因此,新疆主题的来源、路径和内涵值得继续发掘。本文围绕画家、作品和事件展开,包括相关的艺术门类...
关键词:新疆 边疆民族 中国近现代美术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元、明、清宫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造型演变
《收藏与投资》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宋丽君 
掐丝珐琅作为典型的“宫廷艺术”,其纹样造型是中国宫廷审美的重要体现,造型演变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缠枝莲纹是其中最典型的纹饰之一。文章结合文献、实物以及图片资料,对元、明、清三代宫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进...
关键词:掐丝珐琅 纹样 缠枝莲纹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乡村振兴:民族视觉形象重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孟凡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编号:21VMZ019)。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乡民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是深层目标,主要依靠文化建设实现。环境改造和景观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民思想意识现代化的载体打造工程,也是民族视...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族视觉形象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