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冲和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天津药学》2008年第5期24-25,共2页吕鹏 房德敏 
目的: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石油醚(60~90℃)-乙醚(7:3)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对该制剂中的主要成分白芷、独活、赤芍进行鉴别。结果:该方法分离效果...
关键词: 薄层色谱 白芷 独活 赤芍 
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89例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第5期29-30,共2页孙志梅 杨金玲 董方晓 
关键词: 小儿肠痉挛 中药疗法 疗效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研究近况
《吉林中医药》2003年第4期52-53,共2页侯振宇 刘存志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中医外治法 综述 天红液 消疡散 解毒洗药 糖足泡液 生肌  
中医外科半阴半阳证学术源流及当代应用概述被引量:25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7期1347-1351,共5页李月炜 焦雨琦 党赢 海日 兰丹丹 包领芝 吴佳宝 师建平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9MS08162);第四批全国(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J20184832009)。
"半阴半阳"证是中医外科中一个独特的证治分型,最早见于南宋陈自明编著的《外科精要》,"半阴半阳"证理论由此开始逐步成长。明初开始对于"半阴半阳"证的认识逐渐深入,首次提出治疗外科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专用方"",该时期对"半阴半...
关键词:半阴半阳证  源流 外科辨证 疮疡 阴阳 
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10期1100-1101,共2页刘秀英 汪旺香 
目的建立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的独活、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欧前胡素在0.055 2~0.2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关键词: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内蒙古中医药》2019年第1期76-77,共2页褚文婷 
目的:探究对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患者5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及药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药...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当归续断汤  血流动力学 
基于蛋白组学探讨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党赢 张锁 董重阳 海日 吴昊 白洁 陈旭 焦雨琦 师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2460899);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NJZY2313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滚动支持项目(CYYCTD2024017)。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探讨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皮肤缺损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蛋白组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 胶原纤维 血管新生 大鼠 
白芷、石菖蒲对处方中主要成分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第15期38-41,共4页王亚静 孙士真 张德芹 田慧 彭淑娟 王艳明 
天津市高校双五科技计划项目(SW20080007)
目的:考察佐使药白芷、石菖蒲对中主要成分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大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以芍药苷蛇床子素为指标,HPLC测定其含量,分别考察白芷、石菖蒲及其配伍联用对主要成分促透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白芷 石菖蒲 经皮渗透 芍药苷 蛇床子素  
促进肿疡消散的体内外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中国药房》2023年第22期2708-2714,共7页杨丽萍 周帅 贾晴 刘善钊 刘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20512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JJ586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2MS08021)。
目的 探究促进肿疡消散的机制。方法 采取打孔法检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皮下软组织感染大鼠模型,考察(复方多...
关键词: 肿疡 抑菌 作用机制 
认识中医外科半阴半阳证被引量: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7期3403-3405,共3页刘钰 石志强 师建平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BS08009);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工程项目(No.YKD2017KJBW016)。
中医外科学将疮疡分为阳证、半阴半阳证、阴证,临证中纯粹的阴证、阳证易辨但不常见,而半阴半阳证难辨、资料少却常有,使临床医生常不能领悟其真谛而不能灵活运用中药于临床。笔者通过分析古医籍中半阴半阳证最具代表的方剂的组...
关键词:半阴半阳证  中医外科学 疮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