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校书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十七史商榷》史得失例测——兼略议廿四史点本的漏现象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6期16-19,共4页林文锜 
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
关键词:点本  《十七史商榷》 王氏  张元济 将军 地理志 分析评议  
弃也何曾弃,乱且终自乱——解读《宣州谢朓楼饯别叔云》
《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3期11-11,共1页黄增科 陈继任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之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叔云》一诗,历来入选各类唐诗版本皆注明另一诗题,即《陪侍郎叔华登楼歌》,此题名见于宋人所辑《文苑英华》,诗中内容亦稍有不同。然而教材注释中并未指出这一点,其配套的教参所摭...
关键词: 宣州 谢胱 解读 《文苑英华》 八年级下册 教材注释 诗题 
鲍廷博知不足斋刻被引量:1
《中国出版》1989年第8期104-113,共10页郑伟章 
清朝文事极盛,学者、诗人、画家、家之多,超迈往古。从文献事业来说,清朝在封建社会中,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藏、刻成为一时风气。朝廷开馆征、刻、编,首先起了带头和奖励的作用,流韵所及,藏家、刻...
关键词:知不足斋 鲍廷博   鲍氏 封建社会   古今图集成 四库全 
“神宗重其选,国士比为仙。”——谈宋代图馆的馆职
《新世纪图馆》1982年第3期40-42,共3页曹宠 贺振洲 
宋代是我国古时藏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古代图馆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录及类的编纂在宋代是有其重大成就的。宋代对极为认真,凡官私勘都一再“博采群,偏观诸本”,“更进取秘阁古本相对”,力求详实。
关键词:馆职 馆事业 宋代  重要内容 重大成就 事业  神宗 编纂 
一篇读罢头飞雪 协助汤一介先生编的难忘岁月
《中国文化》2014年第2期203-211,共9页趙建永 
汤一介先生是我国着名哲学史家、教育家和国学泰斗。汤先生祖籍湖北黄梅,1927年出生于父亲汤用彤先生任教南开大学的天津。按照族谱排序,他属“一”字辈。汤家乃读世家,汤用彤先生希望儿子一生读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视读为本...
关键词:汤一介   协助 1927年 哲学史家 南开大学 汤用彤 
墨浸字
《杂文选刊》2023年第2期31-31,共1页陆布衣 
《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中有聊以塞责的精彩画面:从前的官很多都不用心尽职,只是拿本旧,用墨汁随便涂抹一个字,再把那个被涂掉的字写在旁边,以应付每天的工作。自从设置了编局后,便规定只能用红笔圈字,并且要在卷末写上...
关键词:梦溪笔谈   用心 
刘向对古典出版的贡献被引量:2
《出版史料》2004年第1期90-103,共14页陈静 刘光裕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家族,历代好学,家学渊源。刘向本人,博学多才,既好五经,又通神仙方术,著有《列女传》、《新序》、《说苑》等。据《汉·成帝纪》,刘向奉命的时间是河平三年...
关键词:刘向 西汉  出版史研究  籍复制 读者关系 官府职能  作者考察  
从刘向看《管子叙录》被引量:2
《管子学刊》1989年第3期31-35,共5页张璋 
研究《管子》古代版本,不可忽略前刘向所写的《管子叙录》。《叙录》乃刘向给汉成帝所上奏,写道:“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大臣向言:所雠中管子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二十七篇,臣富参四十一篇,射声尉立十一篇,太史九...
关键词:刘向父子 管子 叙录  ·艺文志 别录 七略 战国策 杀青 管仲 
俞正燮编撰批目考被引量:2
《文献》1996年第1期221-227,共7页于石 
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安徽黟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以其《癸巳类稿》《癸巳存稿》名噪于世。两内容宏富,博通古今,又博而能断,成绩卓著。俞氏布衣,终生为他人编,癸巳两稿八百馀篇文章,正是编的心得记录。"理初手成宏...
关键词:俞正燮 五代史 彭元瑞 春秋左传 道光  嘉庆 补注 署名 祁隽藻 
《全唐诗》“一作”证引例
《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91-96,共6页杨建国 
《全唐诗》注中,“一作”甚多。其中,很多仅用语不同,已无事理可考。今选可考者二十事,撮录证语,以就正方家。文中证诗例,均取自中华局《全唐诗》平装本。引例之后,概注页码,以备复检。为行文方便,条目未全按页码顺序排列。
关键词:《全唐诗》  白居易 引例 裴贽 卢纶 傅粉 衣裳 西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