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注释

作品数:144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陆精康高光新贾成祥施茂枝王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南通市第三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好教材注释 开展思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中注释的使用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4期54-55,共2页赵秀敏 常刚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304483)。
统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中的注释虽然看似普通,但却是师生开展思辨教学的良好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积极利用注释,深化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教学,进行精准纠错,从而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词:注释 理解 深化 纠错 
统编版高中文言诗文注释探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4年第11期3-6,共4页孟祥印 
统编版现行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必修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共编入古代诗文70篇(首)。教材注释大多采用了以往教材注释的成果,部分注释也做了改动。有的词语在以前的教材里没有作注,现在的教材里作了注,总体上看,注释准确,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古代诗文 理解教材 文言诗文 简明易懂 教材注释 高中语文教科书 师生阅读 
初中古诗文注释文化功能的认知与发挥
《语文建设》2024年第17期61-65,共5页焦梦娟 夏国强 
新疆师范大学智库项目“统编语文教科书中的古典诗文注释中增补‘文化自信’元素的技术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K202319C)阶段性成果。
古诗文注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被应用于解释词句意义,其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而言,古代注释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既能辅助阅读,又能赓续文脉,是今注的良好借鉴和补充。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处于汲取文化营养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古代注释 教材注释 文化功能 
增加真实实验情境补充教材注释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薛锦媛 
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核心素养的载体,但教材部分内容表述较抽象、难理解,缺少直观实验佐证。为此,通过变通实验物质的物态,创设新探究情境,修正原有实验方案等方法,为隐嗨知识增加了真实探究情境,为抽象原理增加了直...
关键词:课堂设计 创设实验 实验情景 注释 
《劝学》中“蟹六跪”辨析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3年第8期64-65,共2页周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选用了荀子《劝学》,针对文中“蟹六跪而二螯”一句,学生提出疑问:“螃蟹不应是八条腿吗?”教材对“六跪”的注释如下:蟹的六条腿。“六”应是“八”。教材注释值得商榷。针对“六八之误”,已有颇多文章从生物...
关键词:《劝学》 高中语文教材 教材注释 提出疑问 生物学  辨析 
还经典童话故事本来的面目——《枫树上的喜鹊》思辨性阅读小记
《师道(人文)》2023年第6期24-26,共3页蒋刚 陈晓涛 
深圳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规划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探索”(项目编号:ybzz19023)阶段性成果。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的课文,教材注释为:“本文作者郭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郭风的童话有着很高的艺术技巧,用字精练,声调铿锵,想象奇特,又善于捕捉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传神的境界。[1]但...
关键词:郭风 童话故事 教材注释 艺术技巧 喜鹊 部编版 思辨性阅读 鲜明特征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杨舸 
教学目标:1.会认“仞、岳、蓟、涕、襄”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走近诗人...
关键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从军行》 家国情怀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 教材注释 
《次北固山下》语文教材注释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43-145,160,共4页高光新 
王湾《次北固山下》是唐诗名篇,对诗的注释有多种,现行语文教材的注释有出处,但是不够准确。主要原因是对“海日”和“江春”的理解存在差异。通过验证唐代诗歌和地理著作,梳理诗歌脉络,我们认为海日是长江入海口看到的太阳,江春是长江...
关键词:《次北固山下》 海日 江春 
“戛然而止”释义当完善
《语文学习》2022年第4期77-78,共2页唐玉娜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京剧趣谈》里有这样一句话:“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教材注释是这样写的: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很明显,这个注释和课文里的用法是不相吻合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锣鼓声 教材注释 课文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注释优缺点探微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78-82,共5页郑杰 
教材注释是以师生为阅读对象,对课文中的重要或疑难字词加以解释说明,为师生正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的重要文字。好的注释可以使人对课文的疑难之处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众所周知,注释并非易事。教材注释虽几经修...
关键词:阅读对象 解释说明 教材注释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复杂知识 理解课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