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犯罪论体系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的规范认定被引量:7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任静 
2021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研究”(HJ2021D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统筹项目“中国—东盟打击腐败犯罪合作机制建设”(GGTS202106)。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做出了回应。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将“造成重大损失”改成了“情节严重”。在立法层面,这一调整虽然弥补了以单一经济损失入罪的劣势,但同时也会给司法审判带来新的难题...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 情节严重 犯罪体系 
前构成要件行为概念之提倡——兼评可罚违法性理和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被引量:10
《法学坛》2012年第3期119-125,共7页杨柳 
前构成要件行为是指尚未进入刑法评价的行为,是刑法评价的对象。前构成要件行为具有行为性和法益侵害性两大特征,由行为人、行为、行为对象以及法益四个要素予以体现。前构成要件行为的功能在于将法益侵害轻微的行为排除在刑法评价对象...
关键词:行为概念 《刑法》 构成要件 第13条 违法性 但书 法益侵害 犯罪体系 
本土进化:“四要件”理的规范责任转向被引量:3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22-30,共9页甄航 
2022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编号:2022M712650);2022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2SKGH028);2021年度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21XZNDJDQN-03)。
我国现阶段的犯罪体系,无是“四要件”理还是阶层理都没有完成规范责任的彻底转向,都没有形成责任评价对象与责任评价的二分关系。在心理责任向规范责任的进化过程中,“四要件”理相较于古典犯罪体系更具先进性。“四...
关键词:规范责任 犯罪体系 “四要件”理 构成要件 目的行为 
期待可能性理研究诸失误之匡正被引量:9
《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93-97,共5页李立众 
期待可能性理有其一定的理脉络。在我国,不注意中外刑法理体系的差别,生搬硬套或者误用期待可能性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有者主张无期待可能性是我国刑法中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因,有者主张期待可能...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理 犯罪体系 心理态度 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体系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33-35,共3页郭莉 
犯罪体系作为对各种犯罪构成要素的一般归纳,属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容,因此必然受到社会科学知识系统形成方法的影响。考察整个犯罪体系的嬗变过程,无一例外地受到其所在时期哲学流派的影响。从德国看,古典三阶层体系、新古典三阶层...
关键词:犯罪体系 方法 新康德主义 经验主义 马克思主义 
德国古典犯罪体系——以贝林(Beling)的构成要件理为对象被引量:8
《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35-41,共7页王充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刑法定原则与犯罪构成理(2004QN024)。
德国刑法学家贝林提出的构成要件理是实证主义方法在刑法学研究中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成果,它标志着刑法学对于犯罪的研究开始了形式化的新历程。通过构成要件来把握犯罪的形式化过程使罪刑法定原则得以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并且具体实现在...
关键词:实证主义 罪刑法定原则 贝林 古典犯罪体系 构成要件理 犯罪体系 构成要件 古典 德国 刑法学研究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与方法的双重清理被引量:47
《法学研究》2007年第5期104-120,共17页陈兴良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苏俄犯罪构成理的特色之一,亦为我国刑法学所承继。该原则具有价值与方法的双重属性。从价值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在所谓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与主观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犯罪的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统...
关键词:主观 客观 统一 犯罪体系 
刑法智慧树的内部构造及其展开
《刑法丛》2021年第4期130-174,共45页李永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罚退出机制的价值确立与实践运行研究”(项目号:17XFX00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刑法修订中的政策导向与前置化倾向研究”(项目号:16SKGH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法学是我国部门法学当中最为显赫的学科,也是研究成果浩如烟海的学科。但是以刑法智慧树的形式对其内部构造进行研究却寥若晨星。关于刑法智慧树的内部结构,首先必须弄清刑法智慧树内部构造的根基、重心与全貌,因为这些问题关乎刑法...
关键词:刑法智慧树 刑法的含义 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基本范畴 犯罪概念 犯罪体系 
中国犯罪体系研究范式的变迁被引量:5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5-67,共13页马荣春 高坤龙 
中国犯罪体系研究范式是中国犯罪体系研究所选取的哲学立场、所确定的价值取向和所采用的学术方法等的集合体。主观主导范式、权力主导范式和本本范式分别是中国四要件犯罪体系研究范式的哲学立场层面、价值取向层面和方法层面...
关键词:犯罪体系 研究范式 哲学立场 价值取向 方法 
“意志缰绳”紧束下的被胁迫参加犯罪
《法学坛》2024年第6期63-76,共14页刘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预防性犯罪治理模式研究”(22BFX042)的阶段性成果。
被胁迫参加犯罪人由于存在“意志缰绳”而非自愿地从事犯罪行为,但仍然造成了法益侵害或危险。被胁迫参加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比较有限,通常按照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的胁从犯定罪处刑。行为终究是意志的外化而不是中立客观的...
关键词:胁从犯 犯罪意志 意志缰绳 犯罪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