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生态伦理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初中生物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以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为例被引量:1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年第2期59-60,共2页钱维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初中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初中生物教育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E-a/2015/06)的初步成果
生态伦理学打破了只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本文对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文中简称“教材”)中蕴含的生态...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生态伦理 渗透研究 
论乌江流域宗教文化的生态伦理效应被引量:3
《学理论》2010年第36期3-4,共2页田华银 
重庆市教委课题<乌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08jwsk110)
乌江流域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蕴涵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现代生态伦理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有一些区别。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实现这些生态伦理智慧向现代生态伦理升华,以保护乌江流域各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从而...
关键词:乌江流域 宗教文化 生态伦理 
论人向自然的生成被引量: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9-23,共5页曹孟勤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现代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我,才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恶结果。而人性危机发生的原因则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完全以自身的"我思"、"我欲"、"我类"为参照理解自我的必然后果。欲将生态从危...
关键词: 自然 生态伦理 
施韦泽敬畏生命的道家意蕴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王云 樊小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伦理问题研究"(13XKS014)
施韦泽对道家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其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亦深受影响。他以整体主义自然观视阈、万物平等为思想原则,从奉献给生命的态度到敬畏生命的理解这四个方面对道家思想有较多的借鉴。
关键词:施韦泽 敬畏生命 生态伦理 道家 
生命意识的重构与新世纪小说的生态叙事被引量:2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王云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新文学学术史研究”(20AZW015)。
生态理论与生态文学创作产生于现代化发展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对此,研究者通常站在现代性批判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解读生态叙事,虽然能够准确揭示相关作品的思想指向,但容易陷入“生态中心主义”的误区,很难深入发掘文本的...
关键词:生命意识 新世纪小说 生态叙事 生态批评 生态伦理 
试论藏族传统文化之生态哲学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李姝睿 
以藏传佛教为价值核心的藏族文化,包含了诸多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探讨了藏传佛教哲学中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理论对于当代伦理界尤其是生态伦理界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藏传佛教 生态伦理 宗教义理 和谐社会 
诗意叙写人间草木呈现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传统艺术--析《风吹草木动》
《环境保护》2020年第10期75-76,共2页田文 
如果说人是“诗意栖居之地”,那么自然生态无疑是诗意的原乡。人类社会从生态环境中演化而来,自然对人文具有强烈的塑造能力。尽管现代人普遍存在对工业文明的疯狂依恋,但自然生态的心灵净化能力仍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生态伦理决定了...
关键词:生态环境意识 自然生态 诗意栖居 心灵净化 生态伦理 审美标准 多元化 精神文明 
基于生态伦理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9-96,共8页吴飞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弈视角下的我国省域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71573114)。
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与价值取向,包括生态伦理价值观、生态伦理发展观、生态伦理道德观。经济与伦理内生相连,循环经济发展蕴含着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我国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要求,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最小化、能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伦理 绿色发展 生态 可持续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库普林小说被引量:4
《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1期91-96,共6页高建华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的作品题材广泛,其小说长期以来引起无数读者的浓厚兴趣。作为一名世纪之交的俄国作家,库普林小说体现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本文试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的分析来探讨库普林小说中体现的...
关键词:库普林 生态意识 生态伦理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对南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58-60,共3页刘莹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人通过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种生态伦理形态,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当前,南宁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南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