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的多元性——浅析《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本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慧慧[1] 周梅[2]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2]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出  处:《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S1期36-38,共3页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

摘  要: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接受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十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正是从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读者中心地位以及审美距离入手,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文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原因。正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不同的译者产生出不同的译文。

关 键 词:接受美学 文学翻译 《登鹳雀楼》 

分 类 号:G658.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