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作品数:360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慧慧许翠敏刘泽权郝玉梅王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写字的老人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适读)》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邓建华 
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
关键词:《登鹳雀楼》 《满江红》 地面砖 写字 广场 
从《登鹳雀楼》看黎英海唐诗艺术歌曲的声乐美学价值
《中国音乐剧》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杨伊婷 
本文以黎英海创作的唐诗艺术歌曲《登鹳雀楼》为切入点,旨在深入探索其声乐美学价值。腔词关系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在黎英海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将诗歌韵律与音乐旋律完美融合,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登鹳雀楼》...
关键词:艺术歌曲 《登鹳雀楼》 审美价值 声乐美学 腔词关系 
以想象为抓手,支撑第一学段古诗教学——以部编版二年级《登鹳雀楼》的教学为例
《新教育(海南)》2024年第35期117-118,共2页刘媛潇 
古典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在“诵读”的质态下,注重学生“想象”中的真实感受,体会古典诗词内在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想象体验 第一学段 古诗教学 课程标准 
古诗词审美教学摭谈——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2期63-64,共2页张卓恒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涵养高雅情趣,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古诗词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描绘了数不尽的美好情景,为审美教...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 丰富素材 审美创造 语言文字 文化遗产 审美教学 高雅情趣 
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
《中国财政》2024年第19期25-28,共4页张小莉 刘永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登鹳雀楼》登上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鹳雀楼,极目远跳,沃野千里,黄河开阔平静、奔流不息。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滋养着三晋大地,也书写了这片热土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关键词:《登鹳雀楼》 山西省永济市 鹳雀楼 生态保护 一泓清水 三晋大地 黄河 
为诗配画见客情借画悟诗动乡心——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4年第10期33-37,共5页骆可青(执教) 王崧舟(评析) 
【教学实录】任务一:读诗入画创情境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为古诗配画的游戏。(呈现《登鹳雀楼》和两幅图,一生读诗)先看第一首诗。这里有两幅画,哪一幅适合配这首诗?生:我选第二幅,因为诗里写了“白日依山尽”,画里也有太阳要落山了...
关键词:《登鹳雀楼》 教学实录 古诗配画 创情境 读诗 三年级上册 
材料作文“求知的广与深”导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6期58-59,共2页曾亚芸 冯苍松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登鹳雀楼》)杜甫诗句强调知识要有广度,王之诗句强调知识要有高度,在这个知识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如何看待并...
关键词:下笔如有神 材料作文 《登鹳雀楼》 导写 王之 求知者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 
我在黄河口登临“鹳雀楼”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13期80-82,共3页丁尚明 
3周岁的小外孙一气背诵了10多首古诗,他背诵得最顺畅的竟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听着他嗲声嗲气的稚嫩童音,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我被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说真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是我儿时学会的第一首古诗。不知是阴差阳...
关键词:《登鹳雀楼》 鹳雀楼 王之涣 机缘巧合 黄河口 古诗 背诵 黄河水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古诗教学研究——以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为例
《新教师》2024年第6期24-25,共2页闵鹏飞 
基于SOLO分类理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来设计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完善考查机制,从而促使文言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材料作文“广度与高度”导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15期28-29,共2页涂荣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古代关于读书求知的哲理性诗句很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登鹳雀楼》)杜甫诗句强调知识要有广度,王之诗句强调知识要...
关键词:下笔如有神 材料作文 《登鹳雀楼》 导写 王之 求知者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