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宇宙背景中的道德教育:两种哲学范式(二)  

Education for Morality in Global and Cosmic Contexts:Two Philosophical Model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成中英[1] 胡玲[2] 徐卫红[2] 

机构地区:[1]夏威夷大学哲学系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德育》2006年第6期13-16,46,共5页Moral Education China

摘  要:二、基于人的经验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杜威范式 对杜威(1859—1952)来说,所有的哲学归根到底都是教育的哲学。我要试图阐述的这种教育,是使人进入一种更加现实的完满状态中的教育。这意味着,人必须在与他人以及世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自我,这种相互作用便是一种有用的、有意义的经历。事实上,个人只能通过置身于有关人与事的情境中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人的存在方式不是静止的,而是探究周边环境的一种活动。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施加影响,因而,正如我们所解释的,大自然要求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吸纳和驯服人类顺应环境也是一种自然趋势。人作为一种生物,必须发展智力,以便在与自然和他人互动中获得成功。对杜威来说,成功即是克服与世界和与他人打交道时遇到的困难,通过这种成功的经验来丰富幸福的内容、提升生命的价值。对人类来说,美好的含义,就是通过不断成功的经验去实现理想。

关 键 词:哲学范式 道德教育 宇宙 全球 相互作用 人的存在方式 人与环境 发展自我 周边环境 自然环境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