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曼丹[1] 何冬梅[1] 杨冰[1] 王建[1] 严纪文[1] 朱海明[1] 赖蔚冬[1] 王海燕[1] 马聪[1] 邓峰[1]
机构地区:[1]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300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第4期65-67,共3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STJJ20031218440106681215183);广东省医学科研指令性课题(项目编号:C2005001)
摘 要:目的调查广东省色拉类食品卫生质量及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制定色拉类食品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以现场抽查方式对广东省4个城市共37家宾馆、酒楼、西餐厅、西式快餐连锁店、歌舞厅、咖啡厅的色拉食品、色拉酱、制作用具共298份样品,按国家标准方法(GB/T4789-2003)进行菌落总数、酵母计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及对现场制作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分析。结果219份色拉食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酵母菌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2×103cfu/g、370MPN/100 g和920 cfu/g,检出6株单增李斯特菌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8份色拉制作用品用具的菌落总数和酵母菌的几何均数分别为270 cfu/cm2、74 cfu/cm2,大肠菌群的阳性率为55.9%;11份色拉酱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酵母菌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20 cfu/g、<30MPN/100 g和1.3×104cfu/g。结论色拉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污染主要来自原料和厨房的二次污染。色拉食品、色拉酱和制作用品用具的酵母菌污染情况严重,建议卫生标准增加单增李斯特菌和酵母计数两个项目。
分 类 号:TS201.3[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