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3-54,共2页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摘 要:广义的"儿童学"是指以一切与儿童的生存、发展及其内外世界相联的因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儿童"、"童年"、"成长"等内涵始终处于不断的历史变动和建构过程中,在一个尚不算长的时间段内,"儿童学"的范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拓展。从上个世纪初到今天,东西方的儿童研究经历了几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鲜明的跨学科、跨文化特征的学科面貌与研究模式。尽管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以"儿童学"为专题论述对象的学术著作,但却未能在国内儿童研究界引起广泛、及时的学术回应和承继开拓。在儿童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凸显的今天,儿童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为了推动我国儿童学学科的重建和发展,专门组织了"儿童学学科建设笔谈"。本期发表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的文章,从"儿童的哲学"、"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和"童年哲学"三方面内容探讨了"儿童哲学"作为儿童研究的一门分支学科的主要内涵;东北师范大学严仲连博士的文章从国内儿童学如何实现学科重建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儿童学建设所应具备的开放特征及其在重建过程中所必须坚持与继承的民族立场和学科传统;浙江师范大学万秀兰教授等的文章则在国外儿童学研究现状、趋势介绍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于我国儿童学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意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