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青[1]
机构地区:[1]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10期116-117,共2页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以Rogers,Maslow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Arnold、Brown、Dulay、Burr等为代表的学者完成了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师向学习者的转移。近年来,我国的语言研究者们和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决定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重温Jane Arnold等语言教学专家有关情感与语言学习、教师的课堂角色等观点,提出教师向“导师”转变的建议,旨在与同行探讨改善英语的教学方法,以便最大化发挥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情感因素 一线教师 课堂角色 20世纪80年代 语言学习 西方学者 60年代 教学研究
分 类 号:G40-03[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