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衍钢
机构地区:[1]山西省阳泉市教育学院,045000
出 处:《生物学教学》1995年第1期29-30,共2页Biology Teaching
摘 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的实验课教学特点,我们可以把实验课的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先实验后讲授知识类型、先讲授知识后实验类型和边实验边讲授知识类型。那么,各类型有什么特点?如何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佳的选择?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实验课教学类型的选择方法 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以下三方面进行选择。 1、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难度进行考虑。一般而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强,愈适合于先实验后讲授知识的教学类型。在这方面,为了准确估算,可以用发现度表示。发现度是指学生在进行某项实验活动时,用限定时间确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度,可用百分比表示。如某班有50名学生,在做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后,有48人能概括出细胞的结构特点,其发现度为:48÷50×100%=96%。在未学习“茎结构”知识之前,先做了“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实验,仅有10人能概括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其发现度为:10÷50×100%=20%。显然,前者适合于先实验后讲授知识的教学类型,后者适合于先讲授知识后实验的教学类型。
关 键 词:教学类型 生物学实验课 讲授知识 实验课教学 知识类型 教学特点 结构特点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 植物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