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芳[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常熟市琴湖小学

出  处:《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7期60-61,共2页

摘  要:解读文本是老师们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文本解读好了,课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下面我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第六单元的的主题是“名人风采”,课文有《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因为这个单元相对来说,离学生有点远。如何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关 键 词:解读文本 课文教学 有效融合 苏教版 学生 标本 语文课堂教学 “知音” 

分 类 号:G62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