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作品数:1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熟市琴湖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标本老师教育故事读后感作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新语文学习(教师)》《教育科研论坛》《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语用”点亮课内阅读教学
《华夏教师》2017年第15期63-63,共1页杨芳 
以所听语文课为例,关注文体,聚焦课内阅读教学的"细节"处,聚焦到"副板书"上,让"语用"点亮课内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用 细节 板书 
重视“吸纳与倾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年第3期41-42,共2页杨芳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阅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阅读,是学校推进学生阅读的主要手段和主要阵地,即吸纳幸福;而阅读之后的习作表达,则是倾吐幸福。幸福就是心里美。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学生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 纸月 《呼兰河传》 在人间 课文内容 一本 曹文轩 自由驰骋 我的大学 语言文字 
2012,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6期72-73,共2页杨芳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灵性的过程,它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尤其是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痼疾,用正向的常规的方法往往医治不好,而用逆向的非常规的方法去处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
关键词:教育故事 班级管理 灵性 老师 痼疾 有理 
《看见》带给我……
《教育观察》2013年第18期49-50,共2页杨芳 
看柴静的《看见》,很多处拨动我的心弦,几番细读,五味杂陈。每一篇都引发着思考,促动着反思,难以忘记那篇《无能的力量》。
关键词: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温暖牌”围脖
《教育观察》2013年第15期36-37,共2页杨芳 
2012年圣诞节前夕,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条手工编织的黑色的围脖。 这份礼物一大早放在校门口传达室,我早晨上班的时候,传达室的保安喊住我。打开简易的袋子,哦,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是谁给我的呢?
关键词:温暖 手工编织 圣诞节 礼物 上班 
2012,我的教育故事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58-59,共2页杨芳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灵性的过程,它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阅读,从第二遍开始》读后感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张夕旻 杨芳 
那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了篇文章,名字叫《阅读,从第二遍开始》,我感触很深。 一听到这个题目,我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阅读从第二遍才算开始呢?可我读一遍就能有记忆了,干嘛还要读第二遍?有那些时问,不如多看点“新...
关键词:阅读 读后感 语文课 文章 同学 老师 
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学为例
《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7期60-61,共2页杨芳 
解读文本是老师们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文本解读好了,课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下面我以苏教...
关键词:解读文本 课文教学 有效融合 苏教版 学生 标本 语文课堂教学 “知音” 
开放、创新的教学方式
《新语文学习(教师)》2012年第2期23-23,共1页杨芳 
传统的《思品与社会》的学习方式方法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有些学生高分低能。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独特的思想...
关键词:创新意识 教学方式 开放 获取知识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 高分低能 教学模式 
善意的谎言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陈雨昕 杨芳 
生活中偶尔会听到善意的谎言,而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有许多的运动器材,我和爸爸先玩起了荡秋千。我坐在前面,爸爸在后面用力地推我,我们玩得可开心啦!
关键词:谎言 善意 运动器材 公园 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