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观照下的初任教师专业成长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成海[1] 王耀杰[2]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2]山东省安丘市教育局

出  处:《中国教师》2012年第13期51-53,共3页Teacher’s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教师知识分享研究”(12YJC880165);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辽宁省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研究”(W201006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由德国哲学家、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发展而形成体系。以往的教育学派通常把教育视为一种连续性的活动,认为教育只需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人的身心进行塑造即可,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种种困难和干扰给教育活动带来障碍,它们令人不快。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则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事件,如“较大的、威胁生命的危机,对全新的更高级的生活向往的突然唤醒、号召,使人摆脱无所事事状态的告诫和对今后生活举足轻重的遭遇等等”,[1]对个体的自我生成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是人的生命发展的构成部分。

关 键 词:非连续性教育 教师专业成长 观照 博尔诺夫 生命发展 人类学家 教育学派 教育活动 

分 类 号:G451.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