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爱玲[1]
出 处:《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年第24期26-27,共2页
摘 要: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能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建构起更加宽广、灵活的知识体系。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非常重视对新授环节的钻研设计,而对于课后习题的研究就非常少。上课时教师就会出现就题讲题、照本宣科的现象,很少对习题背后隐藏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只是进行单一、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仅仅通过课本中有限的例题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习题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习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活用习题,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灵活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高数学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