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会交往状况的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学红[1] 王飞[1] 徐小丹[1] 刁益虎[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22期51-56,共6页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交往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880019)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本研究以中学生的交往性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索交往与儿童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以及儿童道德学习的实现可能。主要理论假设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往,道德教育的发生机制是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主体道德实践活动,外在的强制性教育只能习得道德规范,却无法内化为人的道德态度和道德情感,进而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

关 键 词:社会交往 中学生 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学习 教育的本质 强制性教育 平等对话 道德教育 

分 类 号:G635.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